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l、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無公害芹菜生產的產地環境條件、產量指標、栽培
技術措施、收獲及后續管理。
本標準適用于保護地和露地無公害芹菜生產。
2、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在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6715.5一1999瓜菜作物種子葉菜類
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生態環境質量標準
無公害蔬菜產品質量標準
GB4285《農藥安全使用標準》
GB8321.1一GB8321.5《農藥合理使用準則1―5》
無公害蔬菜生產肥料使用準則
3、生產基地環境條件
3.1環境條件
3.1.1景觀環境景觀環境要求見表1。
表1無公害農產品產地景觀環境指標
項目指標(m)
高速公路、國道≥900
地方主干道≥500
醫院、生活污染源≥2000
工礦企業≥1000
3.1.2前茬3年以內未種植棉花,連續栽培常規(非無公害)設施蔬
菜不超過3年,2―3年內不能連作。
3.2土壤條件
土壤耕層深厚,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結構適宜,理化性狀
良好,有機質含量15g/┧以上,堿解氮含量70MG/kg以上,速效磷含
量50MG/┧以上,速效鉀含量100GMG/kg以上,土壤PH6―7.5,土壤全
鹽含量不得高于3g/kg。
3.3灌水條件
3.3.1平原農區禁用地上水源灌溉,地下水源灌溉取水層深度大
于50m。
3.3.2山地農區農田上游沒有工礦污染的可用地上水。
3.4環境質量
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的要求。
3.5危險物管理
有毒、有害的農藥、除草劑、調節劑、激素等危險物應有嚴格管
理規定,不得在保護地內和田間存放。
4、產量指標
本標準的產量指標為每公頃60000kg―75000kg(每667┫4000―
5000kg)。
5、無公害栽培措施
本條款沒有說明的栽培措施,仍按常規栽培措施實施。
5.1種子
5.1.1品種選擇選用高產優質、抗病蟲、抗逆性強、適應性廣商
品性好的芹菜品種。
5.1.2種子質量符合GBl6715.5的良種要求。
5.1.3種子特殊要求拒絕使用轉基因芹菜品種。
5.2種子處理
用48―49℃溫水浸種30分鐘。
5.3培育無病蟲壯苗
5.3.1育苗場地育苗場地應與生產田隔離,實行集中育苗或專業
育苗。
5.3.2育苗土配制用3年內未種過芹菜的園土與優質腐熟有民混
合,有機肥用量不低于30%。
5.3.3育苗床土消毒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與50%福美雙可濕性
粉劑按1:1混合,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與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按9:1混合,每平方米苗床用藥8―10g與15―30┧細土混合,播種時
l/3撒在畦面上,播種后再把其余2/3藥土蓋在種子上。5.3.4苗期管
理加強苗床管理,要保持土壤濕潤,種植密度不易過大,要適期分
苗,適當放風、煉苗,控制幼苗徒長,發現病蟲苗及時拔除。當幼苗
長到2―3片真葉時,追施少量化肥,促進幼苗生長。
5.4定植
5.4.1施肥整地
5.4.1.1施肥每667┫施用優質腐熟有機肥4000―5000kg、過磷酸
鈣50―100kg、硫酸鉀25―40kg,缺硼地塊底施硼砂0.5―lkg。
5.4.1.2整地施肥后,將土壤犁翻20厘米后扣棚,高溫曬棚7天。
5.4.2病蟲預防
5.4.2.1設防蟲網阻蟲溫室、大棚通風口用尼龍網紗密封,防止
蚜蟲、白粉虱等害蟲遷入。
5.4.2.2鋪銀灰色地膜避蚜每667┫鋪銀灰色地膜5kg,或將銀灰
膜剪成10―15cm寬帶,間距15厘米左右懸掛。
5.4.2.3棚室消毒每667┫棚室用45%百菌清煙劑250g,分4―5處
點燃后閉棚熏蒸消毒。
5.5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澆足水,以保持土壤濕潤。緩苗后結合澆水追肥一次,然
后蹲苗。蹲苗結束后結合澆水,開溝追施速效性氮肥。每次每667┫
追施硫酸銨15―20kg,追施2―3次。到收獲前半個月為止,及時摘除
側芽。
5.6定植后病蟲害防治
5.6.1要及時摘除病蟲葉,拔除重病株,帶出田外深埋或燒毀。
5.6.2黃板誘蚜棚室內設置用廢舊纖維板或紙板剪成的100cm×
20cm的板條,涂上黃色漆,同時涂上一層機油,掛在行間或株間,高
出植株頂部,每667┫約30―40塊,當黃板粘滿蚜蟲時,再重涂一層
機油,一般7―10天重涂1次。
5.6.3藥劑防治保護地優先采用粉塵法、煙熏法,在干燥晴朗的
天氣也可以噴霧防治,注意交替輪換用藥.合理混用。
5.6.3.1斑枯病
a)保護地每667┫用200―250克45%百菌清煙劑,或10%速克靈姻
劑,分4―5處,傍晚暗火點燃閉棚過夜,隔7天1次,連熏3次。
b)發病初期于傍晚每667┫用噴粉器噴撒5%百菌清粉塵1┧,隔
9―11天1次,連續2―3次。
c)發病初期開始噴灑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
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甲基硫菌
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顆粒劑1500倍液,隔7―10天1
次,連噴2―3次。
5.6.3.2葉斑病防治方法同5.6.3.1。
5.6.3.3假黑斑病
a)煙熏法:見5.6.3.1中a)。
b)粉塵法:見5.6.3.1中b)。
c)發病初期噴灑5%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75%百
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l0%世高水分散顆粒劑1500倍液、58%甲霜
靈錳鋅可濕性粉劉5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隔7―10
天1次,連噴2―3次。
5.6..3.4菌核病
a)煙熏法:見5.6.3.1中a)。
b)粉塵法:見5.6.3.1中b)。
c)發病初期開始噴灑50%速克靈,或50%撲海因,或50%農利靈可
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可濕性粉劑l000倍液,
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隔8―9天1次,連續防治3―4
次。
5.6.3.5軟腐病發病初期開始噴灑72%農用硫酸鏈霉索可溶液性粉
劑,或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14%絡氨銅水劑350倍液、50%琥膠
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5.6.3.6病毒病
a)早期防蚜同5.6.3.7
b)發病初期開始噴灑1.5%植病靈乳油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濕
性粉劑500倍液,或抗毒劑1號水劑250―300倍液,隔7―10天1次,連
噴2―3次。
5.6.3.7蚜蟲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10%吡蟲琳可
濕性粉劑1500倍液、50%辛硫磷乳劑1000倍液、2.5%魚藤精乳油600―
800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顆粒劑5000―10000倍液噴霧防治。
6、收獲及后續管理
6.1采收
適時收獲,收遲了葉柄易空心,品質下降。采收過程中所用工具
要清潔、衛生、無污染。
6.2分裝;運輸、貯存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