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84農業(yè)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為了選育適合市場需要的絲瓜新品種,深圳市農作物良種引進中心于1998年開始進行絲瓜雜種一代的選育。并于2000年上半年配成10個雜交組合,分別于2000年秋季及2001年春季進行品比試驗,其中早青1號在兩次品比中產量均居第一。秋季畝產2823?1公斤,較對照夏棠一號增產43?1%;春季畝產1655?0公斤,較夏棠一號增產23?9%。
該品種早熟、生長勢強、抗逆性好。適作春、秋兩季栽培,春、秋季的第一雌花節(jié)位分別為7―10節(jié)和20―24節(jié)。主側蔓結瓜,連續(xù)坐瓜能力強。商品瓜長37―40厘米,橫徑約5厘米,單瓜重300克左右。瓜身綠色,棱墨綠色,瓜形勻稱,瓜味甜,纖維少,深受消費者歡迎。播種到初收40―50天,延續(xù)采收可達2個月。該品種的栽培技術如下:
一、播種育苗
該品種在華南地區(qū)的適播期春季為2月中旬至3月中旬,秋季為立秋后至9月初。
春季一般采用浸種催芽后育苗移栽,秋季氣溫較高一般也采用育苗移栽,以抑制瓜苗徒長,也可催芽后直播。整地時一般畝施土雜肥1000―1500公斤(中間溝施),磷肥30公斤。具體施肥量視肥力條件而定,但原則上基肥應適當控制。
二、種植密度
該品種生長勢強,延續(xù)采收期長,宜適當稀植。畦寬1?8米包溝,雙行植,行距90厘米,株距55―60厘米,畝栽1500左右株;秋季早期氣溫高,莖葉生長旺盛,種植密度應適當稀些,行距90厘米,株距60―70厘米,畝栽1200株左右。
三、田間管理
秋季植株長勢較旺,雌花節(jié)位高。為了防止莖葉徒長,在雌花出現前一般不需追肥,而且要適當控制水分,且待苗長到七、八十厘米時才引蔓上架。進入結瓜期可適當增施磷、鉀肥。老葉、病葉及徒長枝應及時摘除,以利于通風透光,減少病蟲為害。畸形瓜也應及時摘除,以免消耗營養(yǎng)。
四、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和白粉病,所用藥劑分別為雷多米爾、甲霜靈、殺毒礬、安克;葉斑清、粉銹寧、硫懸浮劑等。主要蟲害有黃守瓜、斑潛蠅和瓜絹螟,所用藥劑分別為毒絲本、敵敵畏、樂果;銳勁特、魚滕氰、阿維菌素;除盡、菜喜、銳勁特等。中后期結合施藥,可適當噴施愛多收、大哥大等葉面肥2―3次。
84農業(yè)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