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再過20天左右,西葫蘆等春季蔬菜就要大規模上市了。這些天里,每天天還未完全亮,施萬永就離開溫暖的被窩,來到自己家的蔬菜大棚,先仔細地對蔬菜一一檢查,然后精心地給其授粉、放溫、澆水,小心翼翼地呵護著。
春天來到,大棚里青青綠綠的果實眼看就要變成“金子”,施萬永正等待著收獲新的希望。
施萬永家有3畝蔬菜大棚,單季純收入8000元。家中四口人,一年人均純收入近萬元。勤勞肯干使得他成為禹會區秦集鎮東周村村民致富帶頭人。種植蔬菜是東周村的傳統,施萬永畢業后就開始摸索著蔬菜種植。早期由于經驗不足,曾遇到蔬菜被凍死的情形,結果損失不少。他積極地吸取教訓,開始收音機隨身攜帶,現在在手機上開通天氣預報短信業務,隨時掌握天氣動態,做好大棚的保溫貯溫工作。向老農詢問常識、翻閱大量農業書籍,勤奮、愛專研,蔬菜種植的科技含量不斷升高,施萬永的腰包漸漸鼓起來。種植西葫蘆致富后的施萬永并不滿足現狀,開始把部分精力放在企業上,他成為了附近一家窯廠的股東之一,負責廠里的管理工作。接觸新的領域,施萬永不斷學習,在日常工作中摸索經驗。此外,施萬永還是村委會委員、治保主任,每天忙于田間、工廠、村委會,施萬永說這種感覺特充實。
作為村委會委員,自己富起來,施萬永更要帶動村民共同致富。2003年,東周村成立西葫蘆協會,施萬永成為第一批加入協會的會員。他和大家一起交流,提出許多寶貴意見,力求充分發揮協會抓好蔬菜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的功能。為了達到無公害蔬菜的要求,他們決定,全村蔬菜種植采用統一供種、供肥、供水、供藥,并經常請有關專家實地講座。利用外出學習和網絡等途徑,借鑒外地蔬菜種植的先進經驗。產中,提前把天氣情況告知給村民,并要求大家隨身攜帶半導體,做好保溫工作。為了抓好產后服務,西葫蘆協會成立了經紀人隊伍,施萬永作為其中成員,負責對外營銷。把村民收上來的西葫蘆拉上車,運往上海、南京、常州等地,三天一趟,一個春季能夠賣出100萬斤。
在施萬永和西葫蘆協會的帶動下,東周村400多戶人家家家種蔬菜,大家常常在一起研究怎樣把蔬菜的面積做大、品質做優。施萬永還帶領村民一起努力,正嘗試把反季節蔬菜做成規模,保證一年四季都有新鮮蔬菜上市。目前東周全村每年蔬菜上市量達到28000噸,村民從中獲純利潤900萬元,全村每年的人均收入超過5000元,作為我市第一批新農村試點村之一的東周村正在向蔬菜專業村努力。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