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第一次采種:
1.選種。在留種田或生產田成熟的鱗莖中,選留母鱗莖。標準是:鱗莖端正、緊實、光潔,與葉片的比重大。鱗莖以上的假莖較細,不過早倒伏、未抽薹、無病蟲害。選留的鱗莖單放單收,貯藏期防雨、防曬。
2.栽植。山東地區多在9月上中旬栽植,入冬前已長出新根、發出幼苗。栽植密度為每畝5000-6000株,株行距35×35厘米。栽植時宜稍深,鱗莖植入穴內頂部蓋土3厘米左右,以利于越冬和翌年抽薹后不易倒伏。栽后及時澆水中耕,越冬前澆一次封凍水,以維持越冬期間土壤有適宜的水分。在10月上旬可追復合肥一次,每畝10-15公斤。入冬前,在定植穴處蓋碎草或有機肥保護越冬。
3.種株管理。翌年種株返青后,澆返青水,結合澆水追施適量氮肥。為提高地溫,可中耕1-2次。抽薹前宜適當控制水肥,以免徒長,防止花薹倒伏。抽薹開花后應保持地面濕潤,結合澆水,追施復合肥1次,以促進種子充實飽滿。為防止風吹花薹倒伏,應搭架護薹,提高種子質量。開花期遇雨或空氣濕度過大,花藥不能開裂影響授粉時,應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洋蔥種株亦有蔥薊馬和蔥蠅危害,應及時防治。
4.采收。盛花期3周后,花球頂部有少量朔果變黑開裂時,為采收適期。剪種球時留花薹長約30厘米,放在通風處,讓種胚充分成熟。一周后剪掉花薹晾曬,干燥后脫粒、貯藏。
二、第二次采種:在第一次采收種球時,注意勿踩傷和拔動母株。種球收后,母鱗莖在原地越夏。留種田不除草,不割殘留的花薹,用以遮蔭,降低地溫,保護鱗莖度過炎夏。土壤干旱時,應澆小水,防止母鱗莖干縮。大雨后應及時排水防澇,以免母鱗莖腐爛。
入秋后在母鱗莖發芽前,清理田園,除去雜草、花薹,并中耕松土,促進母鱗莖發芽。
洋蔥的大鱗莖中可發出3-4個鱗芽,形成3-4個花薹。在花薹生長期,每個花薹基部又可形成一個獨立的小鱗莖,其中含有3-4個鱗芽。秋季萌發后,即由原來的一個母鱗莖,變成了3-4個母鱗莖。秋季應及時澆水,保持地面濕潤,結合澆水追施一次復合肥,每畝施15公斤。注意防治蟲害,其它管理同常規采種法。翌年春季,抽生花薹數為第一年常規采種法的3-4倍,產種量可提高一倍以上。這種采種技術,一年栽種,連續二年采種,降低了成本,縮短了采種周期,保證了質量,提高了產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