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稻田養蟹是一條可以致富的好門路。但是不少生產者在稻田養蟹過程中走入“誤區”,突出的有以下四點:
誤區之一:認為養蟹的稻田環溝越大越好。有的開挖環溝面積達整個稻田面積的40%~50%。根據多年的經驗看,稻田養蟹的環溝應根據養蟹需求結合圩埂用土情況確定,一般環溝面積不應超過總面積的30%。
誤區之二:認為養蟹苗種越多越好。有的每畝放蟹苗種2500只~3000只,以為苗多成活多,安全系數高。而實際上,稻田養蟹畝放苗種量應以五期幼蟹1200只~1500只,蟹種600只~1000只為宜。如果超過這個數量,所產的成蟹規格小,上市價格低。
誤區之三:過多投喂精飼料。不少養蟹戶大量投喂小魚、黃豆、蜆肉、螺螄等,但產量并未提高多少。究其原因,稻田養蟹的飼料,除了稻田自然餌料外,應根據不同季節,螃蟹各個生長期的不同營養需求來確定。幼蟹時期餌料應以動物性精料為主,確保成活率;壯膘期應以植物性精料為主確保產量;其余大部分生長期應實行精粗結合,提高餌料的利用率,達到增收節支的目的。
誤區之四:生產模式單一化。不少農戶都搞稻田養成蟹,結果一哄而上,蟹賤傷農。稻田養蟹,可以搞成蟹飼養,也可以搞扣蟹培育,還可以搞稻田魚蟹、稻田蝦蟹等多種生產模式。這樣做既可避免一些投資風險,又能達到穩產高效的目的。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