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筆者在一次科技三下鄉活動中,了解到很多養魚戶在歷年池塘養魚過程中產量、效益均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投放魚種沒有按魚類食性和習性合理搭配,投放的品種單一,數量偏多偏少,規格小等所致。這種情況全國各地多少都有存生,歲末年初正是各地進行大量投放魚種季節,為充分利用水體,合理投放魚種,提高水體單位面積產量,現將因水制宜合理投放魚種要領簡述如下。
1.睛暖天氣投放魚種。魚種放養時間要早,一般常規魚水溫在5~15℃,熱帶魚水水溫在16℃以上,若水溫低,溫度達不到要求不宜放,特別是冰、凍、下雪、刮風、下雨天氣更不能投放魚種。
2.投放優質大規格魚種。要求魚種體質健壯、個體大,無傷病,整齊。投放規格為:彭澤鯽或其他鯽魚50克/尾,草魚(老口)400~500克/尾和冬片200克/尾以上,鰱鳙魚(老口)400~500克/尾和冬片200克/尾以上,淡水白鯧5~10克/尾。魚種在下塘前應先用3%~4%食鹽水浸洗魚體10~20分鐘,然后再投放,防止帶入病原體。運輸魚種應用本塘水,防止水溫差異造成魚體不適。
3.合理投放魚種。水域大,水體深,水質肥,水源足,餌料來源廣,科學管理水平高,采用輪捕輪放的方法可多放養魚種;反之,適當少放。下面給大家提供一個針對不同水體投放魚種的參考比例,①水庫。水體交換量大,投施糞肥或肥水料,應放養以鳙為主,適當搭配鰱、草、鯉、鯽、鯰等。投放250~400克大規格魚種成活率高。13.3公頃(200畝)水面以上大型水庫每667平方米(1畝)放養50~100尾;13.3公頃以下和6.67公頃(100畝)以上中型水庫每667平方米放養150~200尾;6.67公頃以下小型水庫667平方米以放養250~300尾為宜;山塘、天旱塘應投放300~400克/尾大規格魚種,每667平方米放養300尾左右,使之在秋旱前達到商品魚標準。若庫區內有村莊,生活用污水多,營養豐富的肥水水庫,每667平方米可放350~450尾;人工投餌的水庫可多放一些。②池塘。水源充足條件好的塘,天然餌料豐富,人工投餌精養塘,應以鰱、鳙、鯽魚為主,每667平方米以放800~1000尾為宜,其中鰱、鳙魚占40%,其比例為3∶1或4∶1。鯽魚50%,草、鳊魚10%,其比例各半。并搭養熱帶魚(淡水白鯧或羅非魚400~500尾)?刻煜掠攴e水的水塘,可適當少放,比例同水源條件好的魚塘一樣。
總之,條件好的可多放,差的少放。放養數量和品種搭配可根據歷年的放養情況進行調整。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