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豐產鯽是近年培育出的一個優質鯽魚的新品種。其體色偏淡,外形勻稱優美,與東北銀鯽的體形相似,體背介于彭澤鯽和高背鯽之間,肉質較為結實,昧道鮮甜。
豐產鯽具有個體大、生長快,食性雜,抗病力強,群體產量高等優點,可在魚塘中自然越冬,產品適合市場需要,并且不會在魚塘中自行繁殖后代(因為是全雌性)。總的來說,豐產鯽魚是目前鯽魚養殖品種中綜合性能最優的一個品種。
南海市于1998年引進該品種,在桂城、官窯、和順、羅村、南莊、九江、西樵、丹灶等多個地方進行試養,除西樵被洪水沖走外,其它各地普遍反映都較為理想。如官窯優質水產場,于4月30日引種生4000尾,規格6至7朝,首先放在麥鯪魚苗塘混養培育,然后放在四大家魚塘進行分疏混養,密度每畝400尾,到1998年12月底清塘,最大的個體達1.2市斤,最小個體也達0.6-0.7市斤,大部分規格為0.8-0.9市斤;丹灶中南生魚場,1998年8月下旬才放種,首先放在5畝水面的魚塘進行育苗,然后放到生魚塘中棍養,放種數量為3200尾,規格8朝至9朝,11月下旬過塘,大部分規格達0.5市斤/尾;九江魚苗場6月中旬引種7OOO尾,規格為8朝,用一口約1畝水面的魚塘進行純養,到11月中旬檢查,大部分規格為O.3-0.4市斤/尾,畝產量超1噸。
綜合上述多個地方的養殖情況,豐產鯽的最佳養殖方式是混養,可同羅氏沼蝦、鰻魚、甲魚、生魚、加洲鱸以及四大家魚等品種混養,放養密度為每畝300至500尾,規格最好是盡量育粗一點為宜,至少要育到9朝以上,作為混養對象,豐產鯽的養殖技術較為簡單,無需專門投料,不影響主養對象的產量,達到增產增效益的目的。
在當前較差的經濟環境下,水產養殖業也較為困難,主要養殖品種價格低迷,但鯽魚的商品價格卻一直保持相對的穩定,是許多養殖戶都感到感到相對保險的養殖品種,而豐產鯽有著比其它鯽魚品種更優越的經濟性狀,是值得推廣養殖的鯽魚良種。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