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梭魚又名肉棍子(遼寧、河北)、紅眼魚(山東)、赤眼梭、紅眼鯔(浙江、福建)、齋魚(廣東)。
(一)形態特征
吻短,體前部亞圓筒形,后部側扁。眼較小,脂眼臉不發達,眼旁一圈呈紅色。上頜骨在口角處突然向下彎曲。第一背鰭起點距吻端較距尾基近。尾鰭后緣微凹。體呈青灰色,腹部白色,體側有黑色縱紋。各鰭淺灰色。
(二)生活習性:
1.習性
梭魚在我國沿海均有分布,但北方較多,南方較少。性活潑,喜跳躍。棲息于河口及港灣內,并可進入淡水。幼魚喜歡集群,有明顯的趨光性及趨流性。梭魚對鹽度的適應范圍很廣,適鹽范圍為0~38‰。在海水、咸淡水及淡水中均能生活。對溫度的適應范圍也很廣。能在水溫3~35℃的水域中生活,最適水溫為12~25℃,-0.7℃致死。
2.繁殖
梭魚的繁殖季節各地有異,渤海灣為4月底到6月初,浙江為4月初至5月初。性成熟年齡一般雄魚為2~3,雌魚為3~4齡。懷卵量為150~600萬粒。浮性卵,卵徑在0.9~1毫米,油球1個。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