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鱸魚,俗名花鱸、七星鱸、鱸板,為肉食性兇猛魚類。由于其生長迅速、肉嫩味美,作為網箱和池塘養殖受到青睞,在我國沿海地區養殖迅速發展。近年來,因魚價下跌,養殖戶不得不設法降低養殖成本,以謀求一定的利潤,而成活率是影響養殖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鱸魚的魚苗和幼魚階段死亡率較高,從而使整個養殖過程成活率普遍不高,好的達40%-50%,低者只有10%左右。這里談談如何提高成活率:
一、魚苗選購
購買魚苗要選擇體質健壯、逆水性強、規格整齊、個體較大者。在群體中,因為規格大小不一,在運輸和入箱后“殘食”嚴重,大大降低整個養殖過程的成活率。放養時魚種規格要達4厘米-5厘米,當年養成商品魚苗種要求10厘米以上,如沒有達到,可以先暫養一段時間,再放入網箱。
二、魚苗運輸
盡量避開高溫天氣運魚,如實在無法避開,可在保溫車或汽車上加蓋遮蔭物和放置冰塊。應注意裝魚密度適中,如用帆布桶裝4厘米左右的魚,每立方水體不宜超過3000尾;用塑料袋充氧運輸,每袋裝4厘米-5厘米的魚苗200尾-300尾。如果密度過大不僅引起魚爛尾,還加劇群體間的“殘食”,運輸時間越長則損失越大。
三、魚苗放養
魚苗運到目的地要進行溫度和鹽度過渡馴化。每次馴化溫度差不得大于2℃,鹽度差不得大于5‰。經馴化后入箱,這樣才不至于因溫度和鹽度的因素導致魚苗培育成活率降低。入箱前最好用高錳酸鉀20ppm浸浴15分鐘-20分鐘。放養密度,4厘米-5厘米大小,每立方米水體200尾左右,如果放養密度過高,在飼喂時集群搶食時仍相互吞食,日常“殘食”更是不斷。在夏季水溫較高時,部分魚體會出現爛尾,皮膚潰爛,感染細菌性疾病引起死亡,導致成活率低。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