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第一、如果持續低溫進一步延長,或者進一步降溫,會影響南方2008年繁殖用親蝦過冬。各地一定要通過各種加溫措施,確保2008年種苗生產用親蝦安全過冬,保證2008年對蝦養殖生產。
第二、有條件的地區利用地下水、加溫和保溫措施提高水體溫度,減少可能進一步降溫造成的大規模對蝦死亡風險;提高養殖水體鹽度和使用葡萄糖調節水質,提高對蝦抗應激能力。
第三、目前對蝦積壓在池塘中,對蝦加工廠春節期間基本不收蝦,可能的情況下,國家采取政策性補貼,鼓勵對蝦加工廠開工收獲積壓在池塘中的對蝦,減少蝦農的損失。
考慮到成本控制及可操作性,對產業不同環節應區別對待,采取相應措施。
一、保種及苗種繁育單位:在池塘北面搭建擋風棚,阻擋北風直接吹到池塘表面,減緩池水交替作用,從而減慢池水降溫。已搭建越冬大棚的塘,在大棚內溫度過低時可在棚內燒碳、柴等增加溫度。有條件時,可在池塘底部用熱水管注入熱水,或溫泉水,使池塘底部形成熱島,有利于魚類聚集越冬。在寒流襲擊期間,不能因為池塘水位太低而加水,以免魚類應激而容易凍死。露天池塘晚上不能用太陽燈加溫,因燈光引誘魚類到池塘表層低溫區而凍傷,易引發水霉病而死亡。盡量不要開動增氧機,以減少池塘水對流,從而減慢池塘底部水溫下降速度,達到防寒目的。同時注意水質變化,保持水質清新,對偏酸的地下水要用適量的生石灰進行調節。
二、各主產區政府部門大力協調,對達到商品魚規格的盡快聯系羅非魚加工廠收購進行加工,對加工企業給予相應的政策性鼓勵,以便他們盡量多收;對規格較小無法用于加工的商品魚,應盡可能地組織食品企業收購,用于罐頭食品、魚糜、臘味產品、小食品、調味料等的生產,以盡量減少養殖戶的損失。對來不及加工的原料,收購后急凍。不能用于加工的產品可以作為魚粉的加工原料。本次寒潮也暴露出當前羅非魚產業的薄弱環節,即目前羅非魚加工產品單一,抵御風險的能力很差。
三、建議羅非魚苗種繁育場做好親本越冬期的強化培育工作,提前進行親本配組繁苗,以應對今年養殖業對災后苗種需求的擴大。并建議有關部門提前與沒有受到寒潮影響的海南省苗種生產場進行聯系協商,做好苗種調運的準備。
河蟹
一、商品蟹管理
1.打冰眼及破冰。商品蟹暫養密度大,雪后溫度偏低,養殖管理難度較大。通過冰眼或破冰,一方面可以觀察越冬池中是否缺水、缺氧,另一方面,可以使水體中的部分有害氣體逸出。水中缺氧時(低于1.8mg/L),在冰眼附近可看到劍水蚤、松蚤蟲等水生昆蟲聚集,根據觀察到的情況及時采取措施。
2.增氧。水中氧氣85%來源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增氧,少部分來源于空氣的溶入和補水時帶入。(1)越冬池應以明冰封冰,若凍成烏冰,應破除后重新結冰,保證明冰區占50%以上。雪后及時清除積雪,清雪面積占池塘面積的80%以上。如烏冰或掃雪不及時,造成冰下光照不足,阻斷光合作用,易造成缺氧。(2)機械增氧。可用1.5~3.0千瓦增氧機連續開機2~3小時進行增氧。還可在越冬池缺氧又少水源的情況下,利用水泵進行循環水增氧。還可利用氣瓶或氣泵,將空氣壓入水中進行增氧。(3)化學增氧。緊急情況下,可利用增氧靈等化學藥物進行增氧。
3.補水。保證越冬池冰下水深在0.8米以上,若低于此數,應隨時加水補滿。
4、起捕。以溫度作為能否起捕的關鍵。0℃以上干池捕捉,0℃以下蟹池進水,具體操作上以白天干池捕捉蟹,傍晚蟹池回進水。
二、河蟹蟹種管理
雪后因河蟹體質差、水體缺氧、冷凍及敵害影響,如果管理不善,往往造成幼蟹死亡。為使河蟹安全越冬,養蟹戶可采取以下方法:
1、水位。越冬池要保持水深1.5米左右,河蟹只有在較深的水體里才不會被凍傷、凍死。要經常檢查越冬池有無滲漏現象。千萬不能讓蟹池較長時間處于低水位狀態,否則,河蟹盡管藏在洞穴或泥土里,但仍然暴露在空氣中,將會被凍傷或凍死。發現水位下降,要及時加水,進水水溫溫差不超過2℃。
2、餌料投喂。河蟹雪災后基本停食。冰雪溶化時,河蟹活動量加大,注意保持清新水質。當水溫升高到10℃左右,適當增加含脂肪、蛋白質高的動物性飼料、煮熟的麥粒、玉米等。
3、日常管理。要有專人管理巡塘,冰封塘面要及時敲碎結冰,盡量減少行船、撈魚蝦等驚擾蟹類現象,避免蟹類受驚四處亂竄而受傷和消耗體力。
三、親蟹池的管理
親蟹的起捕、運輸和溫度的降低,會對親蟹產生很強的性刺激,使親蟹的興奮性處在一個較高的水平;親蟹質量越差,死亡率就增大,產卵量會大幅下降,產出卵的質量也就很差,常常出現死卵嚴重的情況。
1、越冬池的選擇。親蟹一般在室外土池中越冬,越冬池應選擇在避風向陽、靠近水源環境相對安靜的地方,東西走向,長方形或正方形土池,水深1.5米以上,土質以泥沙土或粘土為好。
2、水質調控。抱卵親蟹越冬期間,水體封凍時,要插入適量草把,并在每天早晨太陽升起以前要破冰,及時清掃冰上積雪。重點要保持水環境的相對穩定,其主要水質指標每隔半個月監測一次,鹽度25‰左右,溶解氧5mg/L以上,pH值7.8-8.7為好。滲漏的土池每隔5-7d添水1次,每次換水量應不超過總水體的30%,以保持水位在1.5米以上。當達到5℃以上時,要定時添加和更換新鮮海水。因為水溫5℃以上時雖然親蟹卵(胚胎)發育很慢,幾乎很少有代謝產物,但親蟹本身代謝能力開始增強,加之養殖親蟹密度較大,水質會逐漸變差,會影響親蟹的胚胎發育,因而此時就要開始調節水質。
3.飼料投喂。選擇營養豐富的鮮活餌料,如沙蠶、鮮雜魚等,親蟹抱卵后,隨著水溫的不斷變化,視親蟹攝食情況,日投喂量一般控制為親蟹總體重的2-10%。不論表層水溫如何變化,只要發現親蟹有活動者,就要適當投喂。每天在日落前投喂1次,沿土池四周將飼料投入水位以下,第二天巡池檢查親蟹攝食情況,清除殘餌,同時調整投喂量。多個餌料種類要交替投喂。水溫8℃以上要投喂新鮮餌料和配合餌料。水溫上升到8℃以上時,親蟹的胚胎開始積溫,發育逐漸加快,親蟹的體能消耗增加。一是親蟹不斷地扇動尾扇使胚胎周圍水流動,排走代謝產物得到溶解氧,促進胚胎發育;二是親蟹可能會不斷地分泌出一種“母體激素”,呵護胚胎能正常發育,這時除調節好水質外還要增加投喂一些新鮮的餌料和質量好的配合餌料,以滿足親蟹的生理需要,保證親蟹有足夠的營養和體力繁殖后代。
4.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以觀察親蟹的活動情況、攝食情況及水色變化等;檢查防逃設施是否破損;每隔半個月要定期鏡檢抱卵親蟹的受精卵發育情況,及時采取和調整管理措施,以保證抱卵親蟹順利越冬。
四、災后成蟹生產要點
1、池塘清整。在河蟹放養前必須對池塘進行清整,雪后池塘還要加固池埂,清除過多淤泥。蟹種放養前l5天左右,徹底清池,清池方法有干法和帶水清池2種。一般干法清池每公頃用生石灰l000公斤,溶化后全池潑灑。帶水清池只是在池水不能大部分排出的情況下使用,具體用量可根據池水深淺靈活掌握,能保證殺滅水中敵害生物即可。
2、加固補修防逃設施。在養殖河蟹池塘的四周必須建造牢固的防逃設備,以防河蟹逃逸。防逃設備內壁要光滑,常用的有塑膜、鐵板、鋁板等。
3、水草防凍。部分養殖戶已種植伊樂藻等水草,雪后冰凍時防止水草凍死,具體方法是確保水位高于水草,使冰層在水草之上。
4、暫緩放養蟹種。氣溫在0℃以下時,不能起捕、運輸及放養蟹種,防止蟹種凍傷。等待天氣回暖,氣溫在0℃以上時,再進行蟹種的相關操作。
油菜
一、清雪排漬。積雪融化過程中吸收大量熱量,將造成油菜更進一步的凍害。應盡可能清除田間積雪,結合除雪,應及時清溝排漬,保持三溝暢通,降低農田土壤濕度,避免濕害加重,防止爛根,同時有利于預防菌核病。
二、加速融雪。建議有條件的地方普遍撒施草木灰或有機物碎屑(如鋸末、切碎的稻草等),加速冰雪融化,減少低溫持續時間;融雪后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同時有利于抗擊春季可能發生的倒春寒。
三、追施速效肥。在雪融化后,及時少量追施速效肥,促進油菜受害后的恢復生長。一般可按5公斤/畝追施尿素,切忌尿素不宜過量,同時用通過葉面追肥的方式增施硼肥和磷鉀肥。
四、減少人為損傷。對凍傷的老薹和死薹,原則上不需要摘除,摘薹易造成傷口潰爛;而保留下來,這些器官中的營養物質可向新生器官轉運,得到循環使用,有利于油菜生長。
五、對于油菜苗大量死亡,瀕臨絕收的田塊,建議及早毀茬改種春季馬鈴薯、速生性蔬菜等,盡量挽回部分損失。
六、加強今后的品種管理,選擇抗寒能力強的品種,加強凍害預防技術管理措施。今年受凍害危害最大的油菜主要是一些當地沒有經過審定的品種(在長江流域約占10%左右),由于過早抽薹開花,抗凍能力很差。同時,今后要加強冬前凍害預防措施,確保油菜安全越冬。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