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病原及流行情況。
魚爛鰓病是由粘球菌引起的疾病,是草魚主要傳染病之一。流行季節從每年3月開始,一直蔓延至10月,其中5~7月為流行高峰,對草魚種危害最大,死亡率較高。該病發生的原因,往往由于魚池沉積大量殖質,為該菌腐生創造了有利條件。當水溫達到25℃左右,就適宜細菌生長繁殖,毒力隨著提高;一旦入侵草魚鰓部,容易感染、蔓延而成流行病。
2、病征。魚體呈烏黑色,尤以頭部明顯,鰓絲尖端發白腐爛、軟骨外露,有粘液與污泥覆蓋;嚴重患者鰓蓋骨內和外表皮充血發炎,被細菌腐蝕成透明的小窗。
爛鰓病除了細菌病原外,寄生蟲也可以引起爛鰓,其外部病征與由細菌引起的爛鰓病征相同,在病情不大嚴重時,一般不容易區分。
3、防治方法。
(1)、徹底清塘消毒。在發病季節經常用漂白粉消毒,約7天潑灑塘邊一次,用藥量每畝0.25公斤;嚴重時可全池潑灑,使漂白粉濃度成0.0001%。
(2)魚池施肥用經過發酵的糞肥;魚種過塘時要用2%~2.5%的食鹽浸洗5~10分鐘。
(3)成魚每50公斤每天投喂固體慶豐霉毒250克,連續3天,魚種每50公斤每天喂250克,連續4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