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青魚苗種的生產與引進要符合我國《漁業法》、《青魚魚苗魚種質量標準》(GB9956—88)和農業部頒布的《水產苗種管理辦法》的規定,用于繁殖的親本必須來源于原良種場,質量符合《青魚、草魚、鰱、鳙親魚》(GB/T5055—1997)的標準。生產條件和設施應符合生產技術操作規程要求,苗種質量須經具有資質的專業技術人員檢驗檢疫。
1.苗種的選擇
青魚苗種的優劣可以根據出塘規格的大小、體色、苗種的活動情況以及體質強弱來辨別:優質青魚苗種應符合《青魚魚苗魚種質量標準》,出塘規格整齊,體色鮮艷,有光澤,行動活潑,受驚后迅速潛入水底,搶食能力強。進行抽樣檢查時,苗種在白瓷盆中狂跳,身體肥壯,鰭條完整,無異常現象。反之就是劣質苗種。
2.苗種的培育
根據青魚苗種在不同發育階段對餌料的不同要求,可劃分成2個階段進行培育。①魚苗階段。投放出膜3天~5天的水花,放養密度每公頃100萬尾~150萬尾,池塘面積以1334平方米~2668平方米為宜。下塘后第1天~第10天喂豆漿,其中前5天每公頃30公斤,后5天每公頃40公斤,10天后酌情增加,每天2次,全池潑灑均勻。每隔5天~7天加水15厘米~20厘米,到夏花出池加至1.3米~1.5米水深。根據培育池的水質,適量施用追肥。魚苗經25天左右的培育而成為夏花魚種就應稀疏分池,出池前要進行二三次密集鍛煉。②魚種階段。食性漸漸分化,開始攝食小螺類。放養時間是夏至以前,面積以2000平方米~4000平方米為宜,水深1.5米~2米,青魚每公頃放8萬尾~10萬尾,鳙魚每公頃放1.8萬尾~2萬尾,鯽魚每公頃放0.5萬尾。先用少量精料引誘青魚到食臺,然后每天喂豆餅漿2次,每次每萬尾喂豆餅漿二三公斤;規格達5厘米后混投菜餅,7厘米后改投浸泡的菜餅或豆餅;規格達10厘米后混投軋碎的螺蜆,開始每萬尾喂30公斤,以后逐步增多。
投餌要實行四定。定點:在食臺或食場投喂;定時:每天2次,上午8時~9時,下午2時~3時;定質:根據不同的生長階段給予優質新鮮的餌料;定量:每次投喂以1.5小時吃完為準,每月投喂量占總投喂量的比例:6月占4%,7月占15%,8月占23%,9月占25%,10月占15%,11月占10%,12月占4%,1月~3月占4%。食場經常清掃、消毒,保持衛生。經常注水,控制肥量適度,溶氧充足。每天早晚巡塘2次,仔細觀測,根據情況安排生產,發現病害及時治療。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