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品種名稱:河豚,俗稱:河魚豚、挺巴魚學名:Fugn rubripes T&S(紅鰭東方豚)Fugupssedommus Chu(假晴東方豚)Fugu obscurus Abe(暗紋東方豚)
(一)親魚、采卵和運輸
于每年5月至6月捕撈洄游至沿岸的產卵群體作親體。成魚體重在1.5-4kg范圍者,雌雄比為1∶9;體重在3-7kg的雌雄比為1∶3。不管使何種漁法捕獲的親魚,最好在捕后兩小時內進行人工授精,這樣可以獲得較高受精率。
紅鰭東方豚屬一次性產卵型魚類,產卵水溫約17℃左右,產卵季節集中,盛產期很短。河豚產沉性卵且具有粘性,宜用不易附著的塑料桶采卵。先在桶內加入5-10L 澄清海水,將魚卵擠入水中,隨后加入1尾-2尾雄魚的精液,使海水呈乳血色,攪拌后 靜置5-10min,連續用清水洗卵3-5次,直至海水完全澄清為止。數小時內短途運輸受精卵,可使容量為20L的塑料袋,內裝10L海水和150萬粒卵,充入5L純氧扎口封固,然后裝入包裝箱內運輸。7-10h的遠距離運輸時塑料袋內充入5L海水和5萬粒卵,再加入50×10-6的硫酸鏈霉素以防細菌繁殖。扎口封固裝箱待運。如需數天運輸,則需在袋內充氣并一天換水1-2次,如無充氣條件則可增加換水次數。
(二)孵化
紅鰭東方豚的卵徑為1.2-1.4mm,剛受精的卵柔軟,數小時后變硬,數日后受精卵的體積和重量約比初受精時減少12-15%,數日后的受精卵以每克600-700粒計算。因卵膜不透明,不易觀察其發育情況。但4-5天后末受精卵變為黃色或紫色,活受精卵為乳白色并具光澤。發眼期前后出現色素細胞,這時透過卵膜容易辨認。
使用透明聚氯乙烯孵化器,直徑10cm,高100cm,容積180L,底部呈漏斗狀,中間設一攔卵器。由底部充氣使魚卵不停地翻動。由孵化器上方進水和由底部向上的彎管排水,保持自流循環,每日最大換水量為8次。孵化器應放在照度500LX左右的室內。每個孵化器可容納受精卵50-100萬粒,一般以放入20-30萬粒為宜。
孵化時間因水溫而異,13-15℃約需15天,15-17℃約需10天,一般從開始孵化到結束約需3-4天,第一天孵出很少,第二天孵出70%,第三、四天孵化20-30%。仔魚與孵卵子分離時,先停止充氣,卵子沉于底部,仔魚上浮至中上層,即可用勺舀出全部初孵仔魚,然后輕輕攪動海水比重小的死卵集于表層中央,即可輕易除去。
(三)胚胎及仔魚發育特征
河豚受精卵不透明,故進行胚胎發育的連續觀察困難較大,如下僅簡述其在18℃-20℃水溫條件下的發育特征。受精后15h為多細胞期,受精后24h為高囊胚期,受精后30h為低囊胚期,受精后42h為原腸期,受精后3天胚胎形成,受精后4天為發眼期,胚體繞卵黃1/2,受精后6天仔魚開始孵化。初孵仔魚的全長2.4-2.6mm,卵黃囊大,油球表面分布有大量黃色素細胞,眼睛大,口凹小,體圓而粗短,胸鰭形成。孵化后第3天的仔魚,全長2.7-3.2mm,平均3.0mm,口已開,口徑300mm左右。上下頜不發達,卵黃囊尚存1/2。孵后第5天的仔魚,全長3.2mm-3.8mm,平均3.4um。卵黃囊消失,少數尚存少許。已開始攝食輪蟲和貝類幼體。孵化后第10天的仔魚,全長5mm左右。胸鰭較發達,臀鰭鰭褶已分化。此時仔魚開始出現“鼓氣”習性,離水或遇敵后表現吸氣,腹部膨大如球狀,開始攝食鹵蟲幼體。
孵化后第16天的仔魚、全長6.5mm左右,大者近8mm,進入稚魚期,背、尾、臀鰭開始分化,齒形成,腹部前方出現大量“小皮刺”。此時游泳速度快,集群明顯,主要攝食鹵蟲幼體。孵化后第25天的仔魚全長18-20mm,各鰭發育完善,呈黃色,背部青綠色,左右胸鰭上方各有一白色圓圈狀的“大圓斑”,上下頜各形成兩塊發達的門齒,已變為幼魚。攝食鹵蟲成體,糠蝦或魚糜等。
(四)魚苗培育
前期培育
可在室內大水泥池或小型玻璃鋼水槽中進行,培育至5-6mm,一般需10-15天。
①培育條件。使用20-60m3的水泥池或1-2m3的玻璃鋼水槽均可,容器內壁以深色為準,光照度控制在500-1000LX為準,水溫15-20℃,PH7.8-8.2,鹽度28-30%,溶解氧不低于4mg/l,可進行微充氣,培養密度以2萬尾/m3-3萬尾/m3初孵仔魚為宜。
②餌料投喂。初孵仔魚第二天開口,口裂約300um,可直接投喂輪蟲作為開口餌料,輪蟲投喂密度為10-20個/ml,日投喂3-6次。當仔魚全長接近5mm時,可補充投喂鹵蟲幼體或橈足類。
③日常管理。前期可采取靜水培育,日換水2-3次,每次換水量1/3-1/2,換水在投餌前進行。每日清底1-2次。透光率強的車間應設遮光幕調整。注意檢測水質和攝食,生長的觀察,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④中間出池。當仔魚全長到5-6mm時,個體間將產生差異,出現互殘現象,同時因密度過大而影響培育。出池時迅速降低水位,鈄魚苗撈出計數后移入后期培育池中。前期培育成活率一般在50-60%左右。
后期培育
①培育條件。一般使用20-60m3的水泥池,水深1m左右,光照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