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與種植實生苗相比,種植板栗嫁接苗,不僅能提前結果,而且能保持母本的優良特性,為眾多生產者所采用,F將板栗嫁接育苗技術介紹如下:
一、選擇育苗地。板栗育苗地最好選擇在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土層深厚、質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壤土,PH值5.5--6.5。
二、整地作床。冬季前,每公頃施7--8萬公斤農家肥,深翻耙平。次年2--3月整好苗床,做成寬50厘米、高15厘米、步道寬20厘米的插床,苗床長度視實際情況定。做到床土細碎、床面平整、水溝暢通。下種前3--5天用硫酸亞鐵或福爾馬林消毒土壤。
三、種子選擇與貯藏。秋天采集充分成熟、飽滿度好的板栗種子,除去蟲蛀種、秕種。再將選好的種子放入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殺菌。最后將種子放入地窖,按一層濕沙一層板栗排放好,濕沙以手握成團一松即散為宜。貯藏過程中要防鼠害、霉變和積水。
四、播種。3月中下旬沙藏的栗種有1/3至1/2發芽時即可播種。播種前將霉變的種子挑選出去。用鋤頭在每塊平整好的插床上挖出2行小溝,在小溝里均勻撒入適量的復合肥(每公頃600公斤),再用細土薄薄地覆蓋肥料,使肥料與種子隔離。然后在土上按6--8厘米的距離將栗種腹面朝下排放在溝中,再在栗種上覆土2--3厘米。并在插床上覆蓋稻草,以防土壤板結。
五、播后管理。播種后1--1.5月可出全苗。在3--4月份生長初期,要加強松土、除草、間苗和防治病蟲害等工作。在5--7月速生期,苗木生長加快,要及時追肥、灌水,在6月份施一次尿素液肥,7月份按每公頃施復合肥100公斤的標準施一次追肥。追肥后澆水,以免苗木被熏死。8月份不施肥少澆水,防止苗木徒長,促進苗木木質化。
六、嫁接。1、嫁接時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選無風的晴天嫁接。2、穗條采集:選用優良無性系母樹上的發育良好、葉芽飽滿、無病蟲害的木質化或半木質化的枝條作接穗。穗條采集后,最好能做到隨剪隨接。若到外地采集穗條,要注意陰涼保濕。穗條貯存時間不宜過長,以5天內嫁接完為宜,否則,會降低嫁接成活率。3、削砧:在砧木離地4--6厘米處用嫁接刀按45度角斜切下刀,切進木質部約0.1厘米,再在第一刀上部4厘米處斜切第二刀,斜切的角度、深度和方向皆同第一刀,最后將第一刀與第二刀之間的木質部和皮層削除。4、削穗:選擇新鮮、葉芽飽滿的芽作接穗。首先,在芽下部2厘米處往芽的一側按45度角將穗條削斷。然后,用嫁接刀在芽的另一側從上往下將穗條的皮層和木質部削除(削進皮層約0.1厘米,這一刀必須削進皮層,以便接穗的形成層與砧木的形成層相對接,否則嫁接失。,露出寬為0.3--0.4厘米、長為3--4厘米的削口。最后,在芽上部2厘米處截斷,使接穗下切口為楔形,穗條長度在4厘米左右。5、插接穗:將接穗長切面對準砧木切口,并使雙方的下切口和削面密接。6、包扎:用寬1--1.5厘米、長40--50厘米的塑料薄膜帶,自下而上螺紋狀包扎接口。包扎要緊,不要包住接芽,同時要防止接穗移動錯位。7、保濕:用10厘米×10厘米的塑料薄膜塊包在接口上,使之形成一個塑料包濕袋。該塑料包濕袋已將整個接穗和切口包在里面。用塑料薄膜帶扎緊包濕袋的上、下口,做到即有利于減少水分蒸發,又留有生長空間,不妨礙接芽生長。
七、接后管理。1、斷砧。第二年春季,檢查嫁接成活率。嫁接成活的,在離接芽4--6厘米處斷砧。2、去袋:在接穗長出的新芽碰到袋頂時,及時解除包濕袋。3、松綁:視愈合程度,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解除綁扎帶。4、除萌:嫁接成活后,將砧木的萌芽全部除去,以促進新梢生長。5、補接:嫁接未成功的,在次年要及時補接。6、水肥管理:5月施一次尿素液肥,5--8月份施一次復合肥,干旱時,注意澆水。
八、出苗。第三年春季(2--3月份)造林時,培育的板栗嫁接苗即可出圃移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