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板栗是云南主要的干果經濟樹種,現種植面積超過200萬畝,年產栗果1.9萬噸,產值2億元。但是,從總體上來看,云南板栗產量低和經濟效益差的狀況仍沒有得到徹底改變。以進入正常結果期的面積計算,平均畝產10千克左右,與國家板栗豐產林標準(GB9982~88)產量指標相比,這個產量水平只有國家標準的1/8~1/15。如果云南省板栗產量能達到國標的50%,總產量可達10~30萬噸,年增加總產值10億元以上,增收增效潛力很大。
一、低產成因
1.實生繁殖,劣多優少實生繁殖栽培是板栗低產的主要原因之一。據調查,云南省板栗80%以上的面積為實生栽培。在實生栗園中,優株率不到3%,堅果小,平均單果重5.6~5.8克,產量低。
2.立地條件差,管理粗放全省絕大多數栗園分布在丘陵山區,無灌溉條件,建園時沒有挖大穴或進行帶狀整地、施入基肥和改良土壤。一些栗園土層薄,水土流失嚴重,缺乏正常的土壤耕作和施肥管理。樹體營養不良,雌花分化困難,雌花數量少,落花落果嚴重。
3.樹體管理不良云南省多數栗園不進行整形修剪或修剪不當,致使樹形紊亂,無效枝多,互相蔭蔽,結果部位外移,結果有效空間小。大量結實后,樹體養分消耗過多,樹體衰弱,下部枝枯死,樹冠內膛空虛,單位樹冠結實量下降。
4.病蟲危害嚴重危害板栗的病蟲種類較多,其中害蟲有140余種,如二斑栗象、剪枝象蟲、白后盤蚧、金龜子、天牛、栗大蚜等;病害有白粉病、潰瘍病等。由于未進行有效防治,相當一部分栗園遭受不同程度危害,特別是宜良、玉溪、易門、保山等地受害較為嚴重,而海拔較高的地方如尋甸、柯渡、宣威等地受害較輕。
二、低產栗林增產技術
1.選用良種,以優換劣低產栗林改造所用良種,可選用本省選育的云豐等新品種,以及各州、市選育的適宜當地種植的地方良種。選用品種要求早實、優質、高產、穩產,堅果大或較大,抗性好。除主栽品種外,還需配置一定數量的授粉品種。
嫁接所用接穗,最好在板栗良種采穗圃中采集。嫁接時間以樹液開始流后3月中下旬為宜。接木直徑小的可劈接,接木直徑粗的可插皮接。每個接穗留1~2個芽。接木直徑小可接1個接穗,接木直徑5~8厘米可接2個接穗,直徑9~20厘米接3~4個接穗。根據接木鋸口大小確定接枝數量,目的在于接后2~3年能包嚴接木鋸口,減少病蟲危害。
嫁接后的管理包括除萌、解綁、設立支柱、綁扶新梢、摘心等,要及時進行。
2.加強土壤管理采用種植綠肥或豆類作物壓青、生草栽培,結合深翻、施入有機肥等方法,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增強保水、保肥能力,加深活土層厚度,加大根系分布范圍。基肥施入量,按每生產1千克栗果需施5千克左右有機肥計算,并混入適量磷、鉀肥,于秋末冬初施入。也可將栗苞殼、落葉、雜草等結合清園埋入土壤深層,增加土壤有機層,提高土壤肥力。
萌芽后追施速效氮肥,果實萌大前(采收前40天)追施速效氮磷鉀肥,花期葉面噴布0.1%的硼肥,結合噴藥噴布0.3%~0.5%的尿素,7~10天1次,連續2~3次。
樹盤覆草可減少水分蒸發,使土表濕度和溫度保持相對穩定,有利于各種微生物活動和板栗根系生長。特別是云南冬春干旱時間長,保蓄栗園水分更為重要。
3.合理修剪對不行修剪或修剪不當而導致的樹形紊亂、樹冠郁閉呈圓頭形的植株,要進行冬季修剪,疏除樹冠內膛直立大枝,開心落頭,改造為開心形樹形;對輪生過多的骨干枝,進行鋸疏,每株保留4~5個;對外圍二杈、三權并列、重疊、密擠大枝,要適當間疏,改善樹冠內部通風透光條件;剪除纖弱枝、病蟲枝。
為促進改造樹多分枝,盡快成形豐產,嫁接當年要及時多次摘心,促進發枝,并采取拉、撐等方法,調整枝條方向和角度,使樹體形成牢固骨架,枝條分布合理,均勻占據空間。
4.病蟲防治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方針。結合秋冬修剪,剪除病蟲枝,清除園內雜草、落葉,刮除樹干老皮、病斑以及栗大蚜、栗毒蛾卵塊和蛀干害蟲危害部位,并將剪刮下的病蟲枝、老皮集中銷毀。刮后的樹干涂抹敵敵畏混合液(1千克煤油兌50克敵敵畏液);樹干涂白。在生長季節,視病蟲發生危害情況,開展針對性防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