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矮化水果栽培成功的關鍵,一是選用優質大苗和適宜的密度;二是選樣良種良砧;三是選好樹形;四是加強幼樹期管理,等成形后再結果。
1加強矮化蘋果良種苗木繁育體系建設,不斷完善無病毒苗木的培育程序,培育3年生以上、帶分枝的優質壯苗應用帶分枝的壯苗是國外現代高密度、超高密度果園實現栽后第2年結果、第4年達到豐產水平最重要的成功經驗。建議苗圃每畝矮化前出苗量降到0.5萬~0.6萬株,并把矮砧蘋果苗木規格提高到1.5厘米以上,苗高1.5米以上,單干苗改成帶有足夠分枝的苗木,以取代目前的劣質速生苗。栽植密度依砧木、品種、樹形、拉枝角度及肥水條仆而定,一般要求株距在1~2.5米,行距在3~4.5米,株行距的比例為1∶2~1∶3,成齡果園行間要有2米寬的作業道。
2篩選適宜不同地區的蘋果矮化砧木,打破M26獨坐江山的局面建議肥水條件好、生長勢旺的品種,如富士可以栽植M9砧木;肥水條件好、生長勢弱的品種,如嘎拉可以栽植M26砧木;肥水條件一般,可冬灌1次的地區,可以栽植M26砧木或SH6、SH38等矮化砧木。旱地和早春易抽條的地區,栽植SH系的SH6、SH38等矮化砧木。寒冷地區栽植富士不易過冬,可以選擇GM256矮化砧木,與短枝寒富作組合。各地在大力推廣適宜當地的矮化中間砧的同時,繼續試驗自根砧栽培。
3栽植時要特別注意矮化中間砧的入土深度旱地建園栽植時,中間砧上部露出地面5厘米左右;水地建園栽植時,中間砧上部露出地面10厘米左右。生長勢旺的品種可再多露3~4厘米,生長勢弱的品種可再少露3~4厘米。如果園早已建成,發現樹體旺盛,中間砧全部入土,要及時除土挖根,讓中間砧露出地面。如果發現樹體弱,中間砧全部露出地面,可在中間砧周圍培土,讓中間砧少量生根,促進樹體生長。
4積極推廣矮化整形修剪技術,樹形目標為高紡錘形或超細紡錘形新建果園,栽后從90厘米處定干(如果苗高2米以上,有大量分枝,也可以不定干),當年冬季中央干延長頭輕打頭,側枝留1厘米平茬;第2年冬剪,中央干延長枝輕打頭,80厘米長以上強側枝疏除,80厘米長以下弱側枝不打頭保留;第3年側枝拉平,第4年生長好的樹使其結果,其他的在第5年結果。
5間作作物以不影響幼園管理為原則,要防止中間砧偏斜在幼樹管理過程中,行間不要間作高50厘米以上的作物,且間作作物與幼樹保留1.2米的清耕帶,并要嚴格控制強側枝生長,加強主干生長,保持中干直立。在沙土地和風大的地區,中間砧易出現偏斜和吹劈現象,最好的辦法是在蘋果園像葡萄樹那樣立架拉絲,一般每隔10米左右立1根2.5米高的水泥樁,分別在1米和2米處各拉1道12號鋼絲,扶直中干。架材和鋼絲每畝投資500元左右,一次投資,長期見效。
6矮化蘋果栽后2~3年見花要全部疏除,不讓早結果樹齡在4~5年、樹高3米以上、基本快成形時才開始結果,并要嚴格控制產量,不能過多結果,消除大小年結果的現象。
7加強肥水方面的管理結果園要多施有機肥和鉀硅肥(如榮昌牌硅鈣鎂鉀肥),給土壤噴布“免深耕”或施用免耕肥,既補充營養又疏松土壤,如使用藍得土壤調理肥、新朝陽免耕肥。在旱地種三葉草,出苗率低的果園,秋季種油菜,在蘋果開花之后及時壓倒或割除油菜覆蓋果園。結合噴藥及時補充中、微量元素,如噴布天達2116、481等。有條件的還要積極建立果、畜、沼、窖及草生態果園。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