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胡桃肉狀菌(Diehliomycesmicropours)又名小牛腦病、假塊菌,主要危害蘑菇。
(1)危害癥狀多發生在覆土前后的料面和土層中,先出現短而濃密的白色菌絲,繼而形成一粒粒酷似胡桃肉狀的子囊果,子囊果群生于覆土表面及料層中,與蘑菇爭奪養料,阻礙蘑菇子實體形成。子囊果成熟,子囊破裂放出大量子囊孢子。蘑菇菌種瓶內發生該菌時,瓶內會有漂白粉氣味。
(2)形態特征菌絲白色粗壯,有隔膜,分枝。子囊果有菌絲組成,致密,有脈絡及空隙,外形呈胡桃肉狀或牛腦狀,表面有不規則皺褶,初為奶白色小圓點,逐漸成為不規則塊狀,成熟時為暗紅色。子囊果內著生子囊,子囊卵形至球形,排列不規則,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無色、近球形。
(3)發生規律主要存在于土壤中,并借助場地、培養料、覆土或菌種進入菇床。菌絲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6~30℃,子囊孢子萌發的適宜溫度為24~27℃,適宜的pH為4.5~7.5,高溫、高濕有利于該菌發生,子囊孢子耐高溫,后發酵的高溫對孢子無殺傷力,若菇房溫度控制在18℃以下,可避免此病害發生。
(4)防治方法嚴格檢查菌種,防止菌種帶菌;一次發酵必須在水泥地上進行,避免病菌污染;注意菇房通風換氣,菇床發病后,床面停止噴水,待覆土稍干后,挖除子囊果,將室溫降至16℃以下,再按常規管理,仍可正常出菇。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