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狐、貉難產是其產科病中的一種疾病,隨著貉飼養條件的改變,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為了更好地預防該病的發生,提高母狐、貉與仔狐、貉的成活率,現將在臨床實踐中的體會總結如下。
1、發病因素
主要由于飼養管理不當,營養不全面,常以維生素攝入量嚴重不足最為多見。妊娠前期飼料過于優厚,營養過盛,致使母貉過胖,胎兒發育較大。胎兒發育不良,生命力弱;死胎、畸胎、胎兒水腫;胎勢、胎位不正常;某些傳染病、寄生蟲病等都會造成難產。
2、臨床癥狀
多數難產母狐、貉超出預產期。母狐、貉表現不安,呼吸急迫,來回走動。有分娩行為,頻頻努責、排便、發出呻吟。破水6~12小時不能娩出。有的陰道流出褐紅色分泌物。后軀活動不靈活,常兩后肢拖地前行。患狐、貉時而回視腹部,不時舔外陰部。有的胎兒前端露出外陰部夾在陰道內,久久不能產出,后期狐、貉體力衰竭,幾天不食,爬臥不動,精神委靡,子宮陣縮無力,體溫升高,往往鉆入產箱蜷縮在墊草上不動,甚至昏迷,嚴重者死亡。
3、診斷
根據狐、貉已超過預產期,腹圍很大,有臨產表現,破水6~12小時,頻繁努責,但不見胎兒娩出;母狐、貉表現不安,不斷出入產箱,陰道有污血排出;產道檢查,胎兒的胎位、胎勢、產道寬窄程度和是否死胎等情況,可確診為狐、貉難產。
4、治療
4。1催產
當母狐、貉有分娩表現并超過12小時可行藥物催產,用腦垂體后葉素(催產素),肌肉注射,0。6~1。0毫升,觀察20~30分鐘,仍沒產出可重復注射1次,正常產出。
4。2助產
如再過10~12小時仍不能產出,可進行人工助產。術者手戴乳膠手套,對外陰部、器材手套用0。1%高錳鉀溶液嚴格消毒;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對外陰部及手指進行1次消毒;用5毫升針管向產道內注射2~3毫升甘油或液體石蠟,方法先內后外緩慢注入,作產道潤滑處理。術者將一指或二指伸入產道,矯正胎兒后用兩指挾住胎兒,即可拉出胎兒,如不能拉出,術者用一指引導叉入圓嘴腸鉗挾住胎前(或)后肢,或上下頜,即可將胎兒拉出。一般情況只要拉出第一胎,以后胎兒在短時間內可自然產出。
4。3手術
如人工助產不成,必要時做剖腹產手術。術部位置在髖結節至肋弓之間,乳腺上3厘米左右,沿腹斜肌方向切開皮膚(避開大血管),約7~9厘米,切開皮下筋膜與皮肌,鈍性分離腹肌。用手檢查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然后輕輕將一個胎兒和子宮拉出體外,切開子宮體,切口約5厘米,取出胎兒,并立即剝掉胎衣,剪斷臍帶,再由同一切口取出其他胎兒。用接近體溫的生理鹽水500毫升,清洗子宮,排除洗滌液,連續縫合子宮壁,后垂直內翻縫合,將子宮送回腹腔。用連續縫合法縫合腹膜、腹肌,結節縫合皮膚,縫好后整復,在皮膚創口上涂布碘配,并裝上防護繃帶。同時,在子宮和腹壁縫合前向其內撒布青霉素80萬單位、鏈霉素1克。
4。4術后治療
肌肉注射,青霉素20~80萬單位;或肌肉注射,母畜得樂(鹽酸林可霉素)2~5毫升,每日2次,連用2~3天即可。
幾年來,本人先后治療狐、貉難產病例126例。人工助產和藥物治愈102例,經剖腹產手術治愈18例,治愈率達95%。
5、預防
加強妊娠期飼養管理。及時補充各種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A、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C、亞硒酸鈉及維生素E等。在飼料內多加一些蔬菜、蘋果、蛋清、魚肉等。
為防止母狐、貉過于肥胖,飼料內少給或不給玉米面和油脂類,將孕狐、貉膘情控制在中等水平。
對于本病必須要早發現,早治療,及早進行人工助產效果好。治療狐、貉難產的藥物最好是用興奮子宮陣縮的藥物(如腦垂體后葉素)。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