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2003年春,某養殖戶飼養的北極狐感染以發熱、嚴重黃疸、出血為特征的一種傳染病,經流行病學、臨床檢查、病理削檢、實驗室診斷,確診為鉤端螺旋體病。
1發病情況
1戶飼養北極狐80只,發病20只,死亡15只,發病率25%,死亡率75%;另1戶飼養北極狐50只,發病率30%,死亡率80%。2戶飼養北極狐的飼料均以自配為主,主要以玉米面、動物下腳料加飼料添加劑,用大鍋煮熟成糊狀后飼喂。飼養場在室外,封閉,可看到有鼠出沒。
2臨床癥狀
北極狐一般表現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體溫高的達到41℃,鼻鏡干燥;排尿頻繁,尿呈茶色;糞便有的變稀,含有隱血;體表淋巴結腫大,脈搏增數,呼吸加快;后期有肌肉痙攣,口流泡沫樣液體,窒息死亡。
3剖檢病理變化
可視粘膜、皮下組織、全身粘膜及漿膜黃染嚴重;扁桃體充血腫大;血液稀薄,呈淡紅水樣;肝黃染,膽囊充盈,膽液呈深綠色,膠狀;腎臟腫大,被膜易剝離,皮質出血,有白色壞死點;膀胱粘膜出血;胃腸粘膜充血,出血腫脹,內有黃色內容物;肺臟腫大;心外膜和心內膜有帶狀出血;腦血管充盈,腦組織水腫。
4實驗室診斷瀕死狐捕殺后,無菌采集心血、肝、脾、腎組織涂片,鍍銀法染色,暗視野鏡檢,發現大量細絲狀、棕黑色、一端或兩端彎曲呈鉤狀的圓形桿狀物。
將新鮮病料制成懸液,幼豚鼠腹腔注射1~3ml,2~3天出現典型癥狀,眼結膜、耳部皮膚變黃,肛門及天然孔出血,肺部變化特殊,呈"蝴蝶斑"。
5防治
將全場狐分成3個部分:發病狐、可疑狐、健康狐,分別隔離飼養。
發病狐和可疑狐積極治療,以標本兼治為原則。殺滅病原體,維持保肝止血治療。有條件的可用抗鉤端螺旋體血清皮下注射,每次間隔1~2天,共2~3次;另外還可將青霉素和鏈霉素一起合用,還可用強力霉素。支持的藥物有Vc、VK、VE、肝泰樂等。藥物劑量參照犬用劑量,按體重計算。
嚴重病例可采用靜脈注射給藥,并用強心利尿劑,直至癥狀完全消失,再鞏固治療幾天。
保持養殖場清潔衛生,積極做好消毒工作,圈舍全面清掃,用0.1%氫氧化鈉消毒7天。開展滅鼠運動,防止鼠類污染飼料和飲水,并禁止養犬。
6小結
本菌動物宿主非常廣泛,其中嚙齒動物是最重要的宿主。春季正是配種季節,此時發病,嚴重影響了養獸業的生產,需高度重視。如積極盡早治療,能明顯降低北極狐死亡率,減少經濟損失。污染場的北極狐每年必須用單價或多,價苗進行免疫預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