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狐自咬癥是養狐業的大敵,是很難醫治的病癥,已廣泛引起國內外專家的關注。對其病因說法不一。動物營養學家認為與微量元素缺乏有關;前蘇聯報道是嗜神經病毒引起;獸醫認為是皮膚真菌的感染所致,在治療上均無良法。多年來我們治愈自咬病狐50余例,效果頗佳,現介紹如下。
1臨床癥狀
肇源鎮某養狐戶來我局求醫就診。主訴自養8只母狐,產仔45只,生長發育良好,現每只仔3―3.5kg重,在8―10日內先后有23只仔狐咬尾。
臨床所見23只狐有14只狐尾部咬光,其中5只狐將尾部皮膚咬破,鮮血淋漓,并從傷處流出少許滲出液,其中有4只狐將后軀被毛撕光,皮膚也有破損。病狐痛癢難忍、狂抖、旋轉不安、食欲減少、頻頻嘶叫,引起狐群不安。
2治療
2.1加強管理,清除糞便,鐵籠用1%高錳酸鉀溶液嚴格消毒,每公斤飼料中加入硫酸銅和硫酸錳各0.1g。
2.2用2%鹽酸普魯卡因2.0毫升后海穴注射。
2.3中藥治療。組方:苦參15g、百部15g、豬苓15g、蒿本10g、黃連10g,元芩10g、陳皮10g、甘草10g,水煎濃湯過濾,取汁后加等量的40―50度白酒,待溫涼后,將患部浸入藥液中10―15分鐘,每天1次,連用3日。
采用中西藥物,內服外用結合,經2日自咬現象消失,7日破損處結痂治愈,10日新毛生出。
3分析
3.1硫酸銅及硫酸錳促進形成酪氨酸酶和硫酸軟骨素,促進機體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形成,催化黑色素生長,使骨質堅實、被毛生長,調整腦脊髓神經正常化。
3.22%鹽酸普魯卡因后海穴封閉,是通過穴位傳導,使紊亂的神經得到抑制而恢復正常功能,阻斷患部神經向中樞傳導不良刺激,并能使局部血管擴張,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和瘙癢。
3.3采用中醫辨癥,脾濕之氣過重而濕毒內侵,方中重用苦參、百部、豬苓,以其為本,宜治清熱、殺蟲、止癢、利濕而健脾開胃,用黃連、陳皮、蒿本、元芩為佐而清肝利膽、健脾開胃,甘草合中,白酒等量而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單用苦參白酒浸泡患處,效果不如組方。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