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狐屬于季節性每年1次發情、自發排卵動物,即每年只繁殖1次。因此,飼養的全過程任何環節都不可失誤,否則將造成當年無法彌補的損失。要根據氣候、光照和狐的生理變化等特點制定相應的技術措施,才能取得人工養狐的高收益,F將有關方法介紹如下,供廣大同仁和飼養者參考。
一、繁殖季節
1.時間從每年的8月末至第2年的1月中旬。具體分二期:前期8月末至。11月上旬,后期11月中旬至第2年1門中旬。
2.特點從秋分到冬至呈短日照,此時與日照相關的冬毛形成并成熟,與繁殖有關的性腺與性機能活動增強了。
3.中心任務保證安全過冬,促進性腺發育,促進毛絨的生長及成熟。
二、飼養
成年狐經過哺乳期休質較弱,體況偏瘦。育成狐(指當年后備的種狐)也處于生長發育階段。
1.前期飼料上應盡力滿足哺乳后母孤體質的恢復以及育成狐生長發育的需要。繁殖母狐斷乳2~3周內仍保持哺乳期的營養水平,以后轉為恢復期的營養標準,飼料中所含蛋白質應在46~52克(不少于35克),脂肪不超過30克,根據體重查閱飼養標準,每418千焦代謝能不少于8~9克可消化蛋白質。臨近配種可增至10克,對維生素尤其是VE的補給,每日每千克體重5毫克。日糧中各類飼料的大致比例(重量比)為:動物性飼料(魚肉)45%。乳類10%,谷類、蔬菜各占25%(其他按規定)。實踐證明,這樣的日糧標準可促進毛絨的生長及毛皮品質的提高,保證狐的發情配種,恰到好處。
2.后期應平衡營養、調整體況(12~1月份)。此期如條件允許應在日糧內適當補加芝麻,則效果更加明顯。毛長絨厚,被毛豐滿具有光澤。
三、管理
1.除控光期外都要在自然光照下進行飼養。禁止無規律的增加或減少光照、禁止在室內或洞內飼養。
2.供足飲水,切不可因為飲水的減少而忽略了供水。每天最少供1次溫水,尤其冷天。
3.嚴格選種,對發育不良、患慢性疾病的結合打皮進行淘汰。
4.調整體況,不應過肥、過瘦,尤其1~2月份,控制在中等或上中等體況,對于不正常的及時查找原因、采取措施。
5.公、母籠相對或間隔擺放,一經擺放不得隨意改動,窩箱原則上都要撤掉。
6.1月上旬進行發情檢查,公狐的睪丸觸摸應該是柔軟有彈性的杏核大小。
7.其他人員的培訓,選種、選配方案的制定,用品的準備:如抓捕用的網、鉗子、顯微鏡、手套、記錄卡片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