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最近,英國食品標準局在英國市場出售的鮭魚體內檢出了被禁用的"孔雀石綠"成分,歐洲為此發出了繼"蘇丹紅1號"之后又一食品安全警報,孔雀石綠也因此引起了各國的廣泛關注。近來,國內有關媒體就我國水產養殖業使用孔雀石綠的現狀進行了調查,發現盡管我國明文規定在水產養殖業中禁止使用孔雀石綠,但實際上不少地方仍在普遍使用。這條消息著實令食魚者驚恐不安。為此,國家農業部已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針對孔雀石綠的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加強對孔雀石綠的監督檢測,加大打擊非法生產、銷售和使用禁用漁藥行為的力度,堅決禁止"問題魚"端上百姓餐桌。對孔雀石綠如此"興師動眾",那么,什么是孔雀石綠?魚類生產中為何要使用它?其對人體健康究竟有多大危害呢?
1.孔雀石綠及其危害
據專家介紹,孔雀石綠又名堿性綠、嚴基塊綠、孔雀綠,它是一種合成的三芳基甲烷化學物質,易溶于水和乙醇,為深綠色結晶狀固體,因外觀顏色呈孔雀石綠而得名。
孔雀石綠既是工業性染料,又是一種殺真菌劑,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曾經采用孔雀石綠殺滅魚類體內外寄生蟲和魚卵中的霉菌,對魚類水霉病、原蟲病等的控制非常有效,因此,長期以來孔雀石綠在水產養殖業中的使用極為普遍;在紡織工業中,孔雀石綠還被廣泛用作絲綢、羊毛、皮革和紙張的染料等。
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新的研究表明,孔雀石綠進入人類或動物機體后,可以通過生物轉化,還原代謝成脂溶性的無色孔雀石綠。由于這種物質具有高毒素、高殘留和致癌、致畸、致突變等副作用,并能在魚體內長時間殘留,人食用這些魚類后會嚴重威脅身體健康。
據研究實驗,孔雀石綠和無色孔雀石綠的致基因突變試驗結果均為陽性。給予大鼠和小鼠孔雀石綠28天,其肝臟即可檢出DNA加合物,并可誘發倉鼠卵巢細胞染色體損傷。美國國家毒理學研究中心研究發現,給予小鼠無色孔雀石綠104周,其肝臟腫瘤明顯增加。試驗還發現,孔雀石綠對妊娠兔子有致畸作用;同時,孔雀石綠還能引起動物肝、腎、心臟、脾、肺、眼睛皮膚等臟器和組織中毒。鑒于孔雀石綠的危害性,目前許多國家都將孔雀石綠列為水產養殖禁用藥物。
2.孔雀石綠為何屢禁不止
據調查發現,盡管我國明文規定在水產養殖業中禁止使用孔雀石綠,但由于孔雀石綠使用方便,價格便宜,效果明顯,實際上其并沒有真正退出漁業市場,目前不少地方在水產養殖業和水產品販運中,仍在普遍使用孔雀石綠。有關部門的檢測表明,目前有些地方市場上的甲魚、鰻魚制品中均可檢出孔雀石綠。這一切都表明:消費者吃的水產品有不少是經孔雀石綠處理過的。
據披露,魚從魚塘到當地水產品批發市場,再到外地水產品批發市場,要經過多次裝卸和碰撞,容易使魚鱗脫落受損,而創傷魚則易患水霉病,造成魚類死亡。一些魚販為了防止魚在運輸途中得水霉病,并延長魚類的生存時間,往往在運輸前都要用孔雀石綠溶液對車廂進行消毒,而且不少儲放活魚的魚池也采用這種消毒方式。同時,一些酒店為了延長魚的存活時間,也投放孔雀石綠進行消毒。而且,使用孔雀石綠消毒后的魚即使死亡后顏色也較為鮮亮,能夠吸引消費者。
針對一些魚販在運輸中用孔雀石綠溶液進行消毒的做法,有關專家認為,其實這是一種認識誤區。因為受傷魚只有在低溫條件下才易患水霉病,高溫條件下一般不需要防治,運輸中用鹽水進行消毒即可。
專家指出,目前導致孔雀石綠被大范圍使用的主要原因:一是水產養殖者安全用藥意識差;二是一些養殖戶、魚販貪圖其價格便宜,受利益驅動才冒險偷偷使用;三是在治療魚類水霉病方面目前可供選擇的高效藥物還很有限,人們習慣使用孔雀石綠;四是目前大多數水產品市場尚未建立準入制度,對進入市場的水產品沒有有效的藥物殘留檢測監控機制。這樣就很容易造成孔雀石綠的濫用,從而通過魚體殘留,危害食魚者的身體健康。
3.嚴查孔雀石綠,保證食魚安全
目前,國際上對進口水產制品實施孔雀石綠項目檢測已成慣例,為維護我國水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聲譽,避免造成退貨損失,保證國內外消費者的食魚安全,近日,國家農業部已發出《關于組織查處孔雀石綠等禁用獸藥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獸醫和漁業行政主管部門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在全國范圍內進一步加強對孔雀石綠的監督檢測,加大打擊非法生產、銷售和使用禁用漁藥行為的力度,從源頭上阻截孔雀石綠,堅決控制其非法使用,禁止"問題魚"端上百姓餐桌;同時,要建立健全對孔雀石綠的藥物殘留檢測長效監管機制。目前,各地要盡快充實實施孔雀石綠項目檢測必需的檢測裝備和技術手段,將孔雀石綠藥物殘留作為常規檢測項目,開展經常性的監督檢測,確保上市水產品的安全衛生。
作為消費者,在選購水產品時也要把好選購關。目前雖然孔雀石綠在部分地方泛濫使用,但消費者也不必因此談"魚"色變。首先,這種違法使用的現象畢竟還是少數。從此次全國范圍內的檢查來看,絕大部分地區的水產市場都是安全的,如湖南、廣州、江西、陜西、江蘇及上海等地都未發現孔雀石綠,部分城市發現的少量"問題魚"也多由外來流入。
由于孔雀石綠主要被用于淡水養殖業,因此人們在購魚時可通過肉眼來辨別經孔雀石綠處理過的魚類。一是看魚掉鱗等有創傷的地方是否著色。一般受傷的魚經濃度大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泡后,表面發綠,嚴重的呈現青草綠色;二是看魚的鰭條。正常情況下,魚的鰭條應為灰白色,而孔雀石綠溶液浸泡后的魚,鰭條也易著色;三是使用孔雀石綠消毒后的魚即使死亡后顏色也較為鮮亮,因此,對市場上特別發亮的魚應有所警惕。
另外,在低水溫條件下,創傷魚易患水霉病,一旦溫度超過22℃,霉菌則不易生長。所以在開春和冬初時節,受傷魚易患這種病,非法使用孔雀石綠的情況可能多一些,消費者在開春、初冬買魚、食魚時應注意仔細觀察,夏秋季這類情況則很少出現。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