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技術簡介:
赤眼蜂防治農林害蟲技術主要是針對危害農作物、蔬菜、林果鱗翅目害蟲的生物防治技術,防效一般在60%-90%左右,對玉米螟、棉鈴蟲、松毛蟲、蘋果卷葉蛾類、食心蟲類有特效,防效一般在80%以上。
核心技術內容:①抓好害蟲預測預報、做到蜂卵相遇適時放蜂:赤眼蜂是卵寄生蜂,要求防治時間非常嚴格,必須做到釋放的赤眼蜂與害蟲產的卵相遇,是保證防治效果的關鍵。一般田間見卵即為放蜂適期。②根據害蟲發生程度來確定放蜂次數、放蜂量:大田作物:百株蟲量在30-50頭以上,初次放蜂地區667m2放蜂量不能低于30000頭,放蜂3次。果樹、蔬菜作物由于害蟲產卵期比較長,667m2蜂量一般4-5萬頭,放蜂4-5次,在害蟲產卵初期開始放蜂,每次放蜂間隔5-7天。③放蜂點連續設置,各點間距離10-15米為宜,放蜂點設置要視不同作物種類而定,一般作物每667m21-3點為宜,果樹隔2行2株設點。④準確掌握蜂卵發育進度,釋放到田間一天內即大量出蜂;放蜂器具要防止陽光直射,注意用植物葉片遮擋;矮小植株放蜂器具盡量放在植株上部,高大植株放蜂器具放在植株中上部。該生物防治技術對北京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將起到至關重要作用,是降低農業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徑,是發展有機農業的一項重要內容,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