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蝸牛別名蜒蚰螺、水牛等,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柄眼門,巴蝸牛科。在我國為害蔬菜作物的主要有兩種:同型巴蝸牛Bradybenasimilari(Ferussac)和灰巴蝸牛Bradybenaravida(Benson)。這兩種蝸牛在全國各地普遍發生,但南方及沿海潮濕地區為害較重。兩種蝸牛均為多食性,除為害十字花科蔬菜外,還可為害茄科、瓜類、豆類等多種蔬菜。幼貝和成貝均能為害。幼貝食量很小,初孵幼貝僅食葉肉,留下表皮。稍大后用齒舌刮食葉、莖,形成孔洞或缺刻,嚴重者將苗咬斷,造成缺苗。
一、形態識別1.同型巴蝸牛(1)成貝爬行時體長30-36毫米,體外有堅實而質厚的貝殼,呈扁球形,殼高12毫米,寬16毫米,有5―6個螺層。前幾個螺層緩慢增長,略膨脹,螺旋部低矮,在體螺層周緣或縫合線上常有1條暗色帶,殼頂鈍。殼面黃褐色至紅褐色,殼口呈馬蹄形,口緣鋒利,軸緣上部和下部略外折,略遮蓋臍孔小而深,呈洞穴狀。頭發達而且比較長,具有2對能翻轉縮入的觸角。在腹面有左右對稱的足,善于爬行。(2)幼貝體形比較小,其形態與成貝相似。(3)卵圓球形,直徑約2毫米,乳白色有光澤,逐漸變成淡黃色,近孵化時變成土黃色。2.灰巴蝸牛(1)成貝貝殼呈卵圓形,有5.5―6個螺層,殼面呈黃褐色或琥珀色。殼頂尖,縫合線深,殼口橢圓形,口緣完整,略外折,鋒利、易碎。臍孔狹小,呈縫隙狀,貝殼高19毫米,寬21毫米。(2)幼貝體形較小,形態與成貝相似。(3)卵與同型巴蝸牛卵相似。
二、發生規律蝸牛一年繁殖1代,以成貝和幼貝越冬。越冬場所多在潮濕陰暗處,例如菜田、綠肥田、蔬菜田根部或草堆石塊下面和土縫里,或灌木叢中,或在房屋前后潮濕陰暗處。在南方,越冬蝸牛于第二年3月初逐漸開始取食為害,4―5月間成貝交配產卵,并為害多種蔬菜。夏季干旱季節或遇不良環境條件,便隱蔽起來,常分泌黏液形成蠟狀白膜將殼口封住,暫時不食不動。干旱季節過后或環境好轉了,蝸牛又恢復活動,繼續為害秋播蔬菜,11月下旬進入越冬狀態。在北方,春季活動較南方推遲約1個月,并提前1個月進入冬眠,這是北方比較冷的緣故。但在保護地(溫室、大棚)里發生早,為害期更長。蝸牛是雌雄同體異受精,亦可自體受精繁殖,任何一個個體均能產卵。蝸牛一生可產卵多次,每成貝可產卵80一235粒,4―5月和9―10月為產卵盛期,卵粒成堆,多產于潮濕疏松的土里或枯葉下,卵期約14―31天。蝸牛的發生還受天敵的影響。蝸牛的天敵已知有步行蟲、沼蠅、青蛙、晰蜴以及微生物等。天0敵數量多少,可直接影響蝸牛數量的增減。例如每頭步行蟲的成蟲或幼蟲,在20分鐘內能捕食兩個成貝,留下空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