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灰巴蝸牛[Bradybaenaravidaravida(Benson)]屬腹足綱,柄眼目,巴蝸牛科,全國分布,發生普遍。又名蜒蚰螺、水牛,可為害青花菜、紫甘藍、紫菜薹、櫻桃蘿卜、馬鈴薯、荷蘭豆等多種名特優稀蔬菜。
[為害特點]灰巴蝸牛取食作物的幼莖、幼苗、葉片,形成大的缺刻和孔洞,亦可造成缺苗斷壟。
[形態特征]貝殼中等大小,殼質較厚,堅硬,呈圓球形。殼高18―21毫米,寬20―23毫米,有5.5―6個螺層,頂部幾個螺層增長緩慢,略膨脹,體螺層急劇增長膨大。殼面黃褐色或琥珀色,常分布暗色不規則形斑點,并具有細致而稠密的生長線和螺紋。殼頂尖,縫合線深。殼口呈橢圓形,口緣完整,略外折,鋒利,易碎。軸緣在臍孔處外折,略遮蓋臍孔。臍孔狹小,呈縫隙狀。個體大小、顏色變異較大。卵為圓球形,白色。
[生活習性]灰巴蝸牛主要在土壤耕作層內越冬或越夏,亦可在土縫或較隱蔽的場所越冬或越夏。菜田、農田、庭院、公園、林邊雜草叢中及亂石堆內均可發生,一年繁殖l-3次,卵產于草根及作物根部土壤中、石塊下或土縫內,每頭可產卵50-300粒。喜溫暖潮濕,常在多雨季節形成為害高峰。在疏松的土層中可隨溫度變化上下移動。
[防治方法]1.種植前徹底清除田間及鄰近雜草,耕翻曬地。2.發生期進行藥劑防治。可選用2%滅旱螺毒餌每公頃6―7.5千克,或6%密達殺螺顆粒劑每公頃7.5―9千克,或8%滅蝸靈顆粒劑、10%多聚乙醛顆粒劑每公頃,12-15千克均勻撒施或間隙性條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