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兔皮膚真菌病是由真菌感染兔的皮膚,引起炎癥、毛囊損害、脫毛等癥狀的疾病,可通過污染的土壤、飼料、飲水、用具、脫落的被毛、飼養人員等間接傳播,也可通過交配、吮乳等直接接觸而傳染,溫暖、潮濕、污穢的環境可導致本病發生。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春季和秋季換毛季節多發。
臨床癥狀病兔皮膚上出現有規則的圓形脫毛、斷毛。一般先從鼻端發作,蔓延到四肢和全身,患部奇癢,病兔常在籠壁磨擦,引起皮炎,以致充血腫痛,食欲減退,生長緩慢。
防治加強飼養管理,保持兔舍籠內通風、干燥、衛生,有本病發生時,要對兔舍、兔籠、食槽、用具等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消滅老鼠、蚊蠅,防止貓、狗等動物進入兔舍。可對病兔局部涂擦克霉唑水溶液或軟膏,每天3次,直至痊愈。也可用10%的水楊酸鈉、6%的苯甲酸或5%~10%的硫酸銅溶液涂擦患部,直至痊愈。還可給病兔涂擦皮炎碘酊,每天1次,連續2~3次。取苦參、甘草各10克,茯苓、白術各15克,共研成粉末,加糖適量內服,每只每次服5克,每天2次,連用7天,治療效果也不錯。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