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獺兔貴在毛皮,通常以毛皮品質來衡量產品的商品價值,宰殺取皮技術的好壞往往會影響到毛皮的質量和收購等級。因此,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宰前準備
為了保證兔皮和兔肉的品質,對候宰兔必須做好宰前檢查,宰前飼養和宰前斷食等工作。
1.宰前檢查
進入屠宰場的候宰兔必須具有良好的健康體況。獸醫檢疫人員應首先了解候宰兔產地的疫病情況,并全部轉入隔離舍飼養,作詳細的臨床檢查和實驗室診斷,經診斷確屬健康的,即可轉入飼養場進行宰前飼養,病兔或疑似病兔應轉入隔離舍飼養。
2.宰前飼養
候宰兔經獸醫檢疫人員檢查后可按產地、強弱等情況分群、分欄飼養,飼料應以精料為主,青料為輔,尤以大麥、麩皮、玉米、甘薯、南瓜等為最適宜。在宰前飼養中還必須限制獺兔運動,以保證休息,解除運輸途中產生的疲勞和刺激,提高產品質量。
3.宰前斷食
確定屠宰的兔子,宰前斷食8小時,只供給充足的飲水。宰前斷食不僅有利于屠宰操作,保證皮張質量,而且還可節省飼料,降低成本。
二、處死方法
獺兔處死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頸部移位法、棒擊法和電麻法等。
1、頸部移位法
在農村分散飼養或家庭屠宰加工的情況下,最簡單而有效的處死方法是頸部移位法。術者用左手抓住兔后肢,右手捏住頭部,將兔身拉直,突然用力一拉,使頭部向后扭轉,兔子因頸椎脫位而致死。
2.棒擊法
通常用左手緊握臨宰兔的兩后肢,使頭部下垂,用木棒或鐵棒猛擊其頭部;使其昏厥后屠宰剝皮。棒擊時須迅速、熟練,否則不僅達不到擊唇的目的,且因兔子騷動易發生危險。此法廣泛用于小型獺兔屠宰場。
3.電麻法
通常用電壓為40~70伏,電流為0.75安的電麻器輕壓耳根部,使獺兔觸電致死。這是正規化屠宰場廣泛采用的處死方法。采用電麻法常可刺激心跳活動,縮短放血時間,提高宰殺取皮的勞動效率。
另外,農村常用尖刀割頸放血或殺頭致死,容易拈污毛皮和損傷皮張,不宜采用。
三、剝皮技術
處死后的兔子應立即剝皮。手工剝皮一般先將左后肢用繩索拴起,倒掛在柱子上,用利刀切開跗關節周周的皮膚,沿大腿內側通過肛門平行挑開,將四周毛皮向外剝開翻轉,用退套法剝下毛皮,最后抽出前肢,剪除眼睛和嘴唇周圍的結締組織和軟骨。在退套剝皮時應注意不要損傷毛皮,不要挑破腿肌或撕裂胸腹肌。
剝皮是一項繁重的勞動,現代化獺兔屠宰場多采用機械剝皮,如上海食品公司凍兔加工廠已試制成功鏈條式剝皮機,工效比手工作業提高5倍左右。中小型獺兔屠宰加工廠可采用半機械化剝皮法,即先用手工操作,從后肢膝關節處平行挑開剝至尾根,用雙手緊握腹背、部皮張,伸入鏈條式轉盤槽內,隨轉盤轉動順勢拉下兔皮。
四、放血方法
獺兔宰殺取皮要破除長期形成的先宰殺放血后剝皮的傳統方法,改為先處死、剝皮,后放血的新方法,以減少毛皮污染。目前,最常用的放血方法是頸部放血法,即將剝皮后的兔體側掛在鉤上,或由他人幫助提舉后腿,割斷頸部的血管和氣管放血。根據操作實踐,倒掛刺殺的放血時間以3~4分鐘為宜,不能少于2分鐘,以免放血不全,影響兔肉品質。放血充分的胴體,肉質細嫩,含水量少,容易貯存;放血不全的,肉質發紅,含水量高,貯存困難。
五、胴體處理
處死、剝皮、放血后的胴體,立即剖腹凈腔。先用利刀切開恥骨聯合處,分離出泌尿生殖器官和直腸,然后沿腹中線切開腹腔,除留腎臟外取出全部內臟器官,在前頸椎處割下兔頭,在跗關節處割下后肢,在腕關節處割下前肢,在第一尾椎骨處割下尾巴。最后用清水洗凈胴體上的血跡和污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