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開江縣的蝎專業戶吳仁義,從1994年投資2000元養蝎以來,從多次失敗的教訓中摸索、總結出了7條養蝎成功經驗。其養蝎規模迅速擴大,效益越來越高,連續3年獲利都在2萬元以上。現將該經驗介紹如下:
一、會選種蝎
必須到正規、大型養蝎場引種,優質種蝎的顏色為淺黃色,觸肢勻稱,節紋明顯,個體均等,性情溫順,群居時能和睦相處。如果觸肢尖端發黑,則是5年以上的淘汰老蝎。如個頭大小不一,蝎背顏色發黑,行動迅速,群居時有打頭現象的則多為未馴化的野生蝎,均不可引進。
二、控好密度
為避開蝎子相互殘殺,一般臨產母蝎養密度不超過600只/平方米,30天以外的孕母蝎飼養密度可適當大一點。二齡蝎密度控制在10000以下/平方米,3~6齡蝎控制在5000只/平方米。密度過大,即不利子蝎子繁殖、生長,又易增加了殘食機會。
三、飼養多樣
蝎子系肉食性動物,尤喜黃粉蟲、蚯蚓、蛹蛆、螞蚱等鮮活小動物,對牛、羊、兔肉和螺、蚌肉等也喜食。此外,還應投喂少量西瓜皮、甜瓜皮、蘋果等水果性飼料,以滿足蝎子的水分和維生素等需求。蝎食量很少,進食一次可飽5~7天。投食時期最好放在晚上8點以前,可將配好的食料放入多個食盤內,均勻擺放于蝎池中即可,投喂量以次日不剩為度。
四、適時分池
仔蝎離開母體2~3天應分開飼養,用于凈無毒的小海綿,吸上奶粉水,放在干凈塑料盆內,再把小蝎捉放在盆內吃食。氣溫高時2~3天換1次海綿。為防止大蝎吃小蝎、強蝎吃弱蝎,對同一窩蝎子,也要根據發育快慢、體質強弱及時分池分養,這樣有利于蝎子生長。
五、保持恒溫
蝎屬于變溫動物,最適溫度為20~38℃,此間蝎的生長、交配、產仔等都處于最佳狀態。當氣溫低于20℃時,活動減少,生長緩慢,消化不良,且易患腹脹,雄蝎交配停止,孕蝎孵化困難。高于40℃時,蝎體水分大量蒸發,極易脫水死亡。因此,要隨時掌握蝎池溫度變化,及時采取控溫措施。此外,蝎窩周圍的環境濕度也很重要,應通過噴霧、灑水等方式來控制濕度,使之保持在65%~75%之間。
六、巧配公母
蝎子雖屬1次交配、終生受孕的動物,但人工養殖中應當保持公蝎1:2~3的適當比例。否則,母蝎產仔后會失配、漏配而影響繁殖力。孕蝎產仔前,要把公蝎全部捉出,另池飼養,以免公蝎干擾孕蝎產仔或殘食仔蝎。孕蝎產完仔并大小分離后,及時將公蝎放回母蝎池內,讓其自由交配,為下胎產仔打好基礎。另外,為防止近親交配,同窩繁殖的公母蝎長大后不能交配,應將公蝎組織起來和其它地方的公蝎互換。
七、會治蝎病
對拖尾病,可減少或不喂蠶蛹及肥膩的肉食,在飼料中按500只蝎拌喂1~2片大黃蘇打片,很快可痊愈;對干枯癥,可隔天喂少量西紅柿、西瓜皮,或放置吸水海綿供蝎飲用,只要病蝎水分得到補充,就可逐漸恢復健康;對麻痹癥,可通過加強通風、補充飲水來降低溫度,并在30~35℃溫水中加少許食鹽和白糖,噴灑于病蝎身上;對腹脹病,重點應加強保溫,使室溫不低于23℃,并按每500只病蝎喂3片食母生飲水。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