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目前,國內外醫藥、保健對全蝎和蝎毒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我國東亞鉗蝎的野生資源卻因種種原因日益貧乏,大力發展人工養蝎作為補充已為共識。人工養蝎已為我國近年特種養殖項目之一。能否選擇好一個適于自己條件的養蝎模式,如何把握住養殖發展方向,這是養殖成功的先決條件和重要保證。現將我院養蝎場業已實踐研究過的幾種養殖模式介紹如下:
一、“盆養――瓶譬――池育”模式
此模式集盆、瓶、池養于一身,以盆養為主,具有便于提毒、易于觀察、清理方便和提高2齡蝎成活率、適應2―3齡蝎生長發育、利于4―5齡蝎恒溫立體養殖等優點。但也存在溫濕度控制不易協調、工作量較大等弊端。這種模式養殖規模不宜過大,一般養殖成蝎在幾千到幾萬只之間,適于場地較小、經濟條件一般的養殖戶選用。
“盆養”,即在口徑較大的塑料盆內疊瓦養殖。箱、缸等其它容器養殖也屬此范疇,但要防止蝎子爬出。這一方法主要飼養種蝎和4―5齡幼蝎。15平方米的房間可立體養成蝎5萬只,放養幼蝎40―50萬只。盆養具有便于提取蝎毒,并每間隔一定時間隨提毒隨倒盆清窩一次等優點。
所謂“瓶繁”,是指雌蝎在罐頭瓶等大口瓶容器內完成產仔及產后休養期、仔蝎完成吸收蛻變期的養殖方法。據我場試驗,只要能滿足孕蝎產前生理需求,適時分居定瓶,并把握住產中特殊的溫濕度要求,這種方法可使雌蝎平均產仔15只以上,2齡幼蝎成活率達95%以上。
“池育”,即將2齡蝎轉入近于自然條件的簡易人工圈養池養育。此池為塑料拱棚磚垛結構,具有成本低、保溫保濕、防雨防天敵等功能,能夠克服盆養或一般池養的某些缺點。
周轉程序:(1)春天引種進入常溫盆養;(2)7月上旬開始,將盆養的孕蝎陸續轉入瓶繁;(3)8月上旬開始,將瓶繁的2齡陸續轉入池養。將完成產后休養期的雌蝎陸續人盆集體調養(不與雄蝎混養);(4)10月中旬將池養的3齡幼蝎轉入恒溫室內盆養;(5)翌年3月中下旬,將4―5齡幼蝎重新轉入池養;(6)盆養成蝎據情按期提毒。
二、“盆養――池養”模式
該模式既能適合提蝎毒和恒溫立體養殖的需要,又能在近于自然條件的蝎池內大量繁殖、飼養,是一種更先進的、相對投入和產出都較大的養殖模式。該模式的“池養”,是選擇室外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的空曠地,以水泥預制件和塑料棚架構成槽穴板蝎窩蝎房,孕蝎可自然分窩繁衍后代;仔蝎可自動與母蝎分離分池正常生長;冬季棚內需配備簡易土暖氣,技術含量較高,管理省時省力。若盆、池結合,冬季進入室內恒溫立體盆養,可節省大棚供暖能耗,降低成本,可謂目前最佳的養殖模式。種蝎養殖規模可以幾萬到幾十萬只。這種模式適于條件較好的養殖場、戶選用。
此模式以池養為主,結合盆養,便于提毒和恒溫養殖。引進的種蝎先以盆養馴化,促其適應環境、增強體力、多產蝎毒。待雌蝎臨近產期,適時將孕蝎轉入池養,直到仔蝎自動分池、雌蝎恢復體力后,再將雌雄蝎混養,促進下次交配產仔。自動分池后的幼蝎,待到10月中下旬可轉入恒溫盆養。
周轉程序:(1)春天引種,常溫盆養提毒;(2)6月下旬將盆養的孕蝎轉入池養;(3)7月下旬開始,陸續將完成產后休養期的雌蝎人盆調養或池內調養。2齡幼蝎同時自動分池;(4)8月中旬開始,陸續將調養好的雌蝎與雄蝎混養;(5)10月中下旬將池養的3齡幼蝎轉入恒溫立體盆養;(6)盆養成蝎據情按期提毒。
三、“池養――自然圈養”模式
這種模式是建立在前兩種模式基礎上的一種較粗放的模式。它的主要特點是由人工庭院圈養返回到大自然條件下圈養。人工養殖的蝎子可投放到自然加人工保護區,自然區的蝎子將給以更好的回報,從而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良好循環。圈養區最好設置在地勢高燥、坐北朝南、周圍無農藥及其它有害污染源的石窩、碎石崗、山穴等處。圈養設施既要特別注意防止蝎子跑掉,還要防止天敵危害。食料供應以人工定時代給為主,物理的方法誘引大自然的昆蟲為輔。這種養殖模式由于受條件局限,一次性投入也大,僅供少數人員參考。
人工養蝎一般為上述三種模式。這些養殖方法各有利弊,各具特色。養殖者可根據產品的需要,以提毒為主應選前2種模式,以全蝎為主則選后2種模式。每種模式的各個環節要具有把握、緊密結合。要選擇和發展該項養殖,除了要選準養殖模式,根據市場需求確定養殖規模和發展方向外,還要切實摸透蝎子的生長習性和規律,掌握住它生長所需的最佳溫濕度條件,并盡可能減少幼蝎的互相殘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養好蝎子,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