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7月份以來,在產繭大縣四川省樂至縣,出現了從未有過的新鮮事:剛剛賣完蠶繭的蠶農,又排著長隊賣起了廢棄不用的蠶沙。以前一文不值的蠶沙,如今卻突然走俏。據悉,在該縣的農副產品加工園區,已形成一個特別的“園中園”:以蠶沙為主線,集合葉綠素提取、飼料、肥料、生物制藥等一系列生產企業,預計到2010年產值將達到10億元。
蠶沙能賣錢
“沒想到蠶沙也能賣錢。”7月25日,在四川省樂至縣童家鎮的蠶沙收購點前,蠶農童名望顯得格外高興,“春蠶我養了三張,僅蠶沙一項就為我增加130多元的收入,真是想不到。”
“養了幾十年的蠶,以前養蠶就只能賣繭子,蠶沙是全部倒掉的。”旁邊的老大爺接過了話頭,“現在一公斤干蠶沙能賣到0.8元,大家都認為養蠶更賺錢了。”
據了解,樂至縣是四川省主要蠶桑基地縣,養蠶規模常年位居全省前列,而2005年該縣蠶桑業的發種、產繭量已上升到全省第二位,每年的蠶沙總量接近1萬噸。僅此一項,就可為農民帶來750多萬元的“意外之財”,蠶農戶均增收160元以上。
提取葉綠素
組織大量收購蠶沙的是一家蠶沙加工龍頭企業。7月18日,筆者在該企業的倉庫前看到,前來交售蠶沙的車輛排起了長龍。
“蠶沙就是蠶的糞便,因呈顆粒狀,外形像沙子而得名。”該企業技術負責人介紹說,“用蠶沙提取葉綠素不僅符合綠色環保的要求,而且經濟可行。”
據了解,蠶的主要食物是桑葉,所含的葉綠素成分較高,一般在15%以上,由于蠶的消化時間短,大量葉綠素未被吸收,就留存在蠶沙中,所以利用蠶沙提取葉綠素就成了商業生產方式的首選之一。而目前,提取1噸市場售價達到100萬元的葉綠素需要蠶沙100噸,生產成本約為10萬元,如果再提取附加值更高的胡蘿卜素,成本與收益比至少在1∶20以上。
“這是全國第一條全自動化的葉綠素生產線,每年可加工蠶沙2萬噸,但只需要5個生產工人。”指著井然運行的生產車間,這家企業老總周定志頗有些自豪,“我們實施的‘連續逆流提取葉綠素’科技創新項目,已取得核心專利技術五項;高科技的應用,讓蠶沙一下子從廢棄物變成了令人青睞的綠色寶貝。”
延伸產業鏈
“蠶沙的開發,有力地延伸了產業鏈條,提升了蠶業整體發展規模和綜合效益。”樂至縣委書記趙涌濤說。蠶桑產業是樂至的傳統優勢產業,已讓7萬戶蠶農和10余家龍頭企業參與其中。蠶沙的深加工,又為蠶桑產業的擴張增加了重要一環,目前全縣已基本形成了上游農民賣繭、賣蠶沙、賣桑枝增收,中游企業利用蠶繭繅絲、織綢,下游企業加工蠶沙提取葉綠素、利用桑枝壓板、采用桑葚釀酒的完整產業鏈。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