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秋蠶生產不穩定的主要原因是蠶病為害。隨著養蠶次數增加,病源數量的增多,擴散面增大,病毒新鮮且繁殖快,致病率高。蠶室、蠶具多次使用后,如果消毒不徹底,放松飼養管理,加之秋季蠶處于高溫多濕或高溫干燥的惡劣環境中以及桑葉葉質較差,蠶抗病力弱,都是秋季大蠶期容易爆發蠶病的主要原因。
一、加強消毒防病,消滅病源
防止蠶病的有效措施是消毒,杜絕病源傳染的機會。發生蠶病,必須立即隔離病源,多撒石灰或干燥材料,增加除沙次數。若是病毒性蠶病,每天用鮮石灰粉消毒蠶座,可減少蠶座傳染。若是細菌性蠶病,可用氯霉素添食。若是僵病,可用防僵粉進行蠶體消毒。若是蠅蛆病,可用“滅蠶蠅”噴蠶體或添食。使用藥劑時必須嚴格掌握標準和方法。
二、稀放飽食,防止饑餓
大蠶期要求抓好“三稀”,即蠶室內蠶臺放得稀,蠶臺上蠶箔放得稀,蠶箔內蠶頭放得稀。秋季氣溫高、干燥,可給桑葉噴清水。但蠶快就眠或老熟時以及夜間不喂濕葉。喂濕葉以葉面濕潤而不滴水為度。并加強通風換氣。蠶農中有“秋蠶靠風養”的經驗,如室外無風,可利用風扇,使空氣流通。注意補給桑,特別是在盛食期,在兩次給桑間中途補一次桑,良桑飽食。
三、加強眠起處理,嚴格提青分批
秋季桑葉老嫩不均勻,容易眠起不齊。有了不健康的蠶,也容易發生眠起不齊。如眠起不齊,必須提青分批,將不健康的遲眠蠶、小蠶淘汰。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