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鳳豆六號是大理州農科所用鳳豆一號×82-2雜交育成的優質糧菜兼用型蠶豆新品種,1999年通過云南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品種選育獲2001年大理州技術發明三等獎和云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4年“推廣優質高產鳳豆六號106萬畝效益顯著”獲國家農業部豐收二等獎。現已成為云南省蠶豆主產區的主推品種,既可作優質的正季蠶豆種植,又可作優質反季鮮食蠶豆種植,年推廣100多萬畝。
特征特性:莖桿粗壯堅實,株型緊湊,葉色淡綠,葉為卵圓型,單株有效枝2.41―2.45枝,實莢數8.93―11.2莢,實粒數15.78―18.20粒,單株籽粒產量15.59―19.05克,百粒重107―119.36克,種子含蛋白質26.7%,粗脂肪0.71%,總淀粉46.99%,全生育期178―182天,屬中早熟品種,一般畝產281.13―362.41千克,最高畝產421.45千克,較各地推廣種增產10―28%,適應云南省蠶豆主產區1600―2300米范圍作正季蠶豆種植和2000―2700米范圍的山區半山區作反季鮮食蠶豆種植,具有抗倒、耐寒、耐漬、適應范圍廣等特性。
主要栽培技術:
1、適期播種:正季蠶豆最佳播種期為10月10至20日內,反季鮮食蠶豆為6月20日至7月20日。
2、合理的群體結構:正季畝基本苗1.7―2.0萬株。有效枝4.0―4.6萬枝,單株實莢9.0―11.3莢,單株實粒數16.0―20.0粒,百粒重105.0―120.0克,為最合理的經濟性狀結構,要求播種株行距為13.5×26cm、16×20cm或16.5×16.5cm。反季鮮食菜用蠶豆畝播基本苗2.5―3.0萬株,有效枝4.5―5.0萬株。
3、合理施肥:播種后畝蓋優質廄肥或稻草1500―2000千克,豆苗2.5―5臺葉期畝施普鈣30千克,硫酸鉀15千克,不施或慎施氮素化肥。
4、病蟲害防治:及時防治蚜蟲、潛葉蠅危害,防除田間雜草及鼠害。
5、水分管理:及時灌好現蕾初花水,盛花水、灌漿鼓粒水等3―4次。
6、適時收獲:正季蠶豆莢殼多粒變黃,少數變黑為最佳收獲期,過早會影響百粒重的提高而導致減產。反季鮮食蠶豆以豆莢充分鼓起為最佳收獲期,不宜過早、過遲,否則對鮮豆莢質量影響較大。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