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如東縣掘港鎮石兆泉來電話說,往年用除草劑防除蠶豆田雜草,播后苗前用丁草胺進行土壤封閉處理,遇雨或者濕度大時容易出現藥害;蠶豆苗期用氟磺胺草醚化除也會對蠶豆苗產生藥害。現在又到了蠶豆播種季節,他想了解蠶豆田安全有效的化除方法。
蠶豆為闊葉類植物,在其生長期防除田間禾本科雜草相對簡單,可以使用精禾草克、蓋草能、穩殺得等除草劑,不僅除草效果好,而且對蠶豆苗安全。一般可以在雜草3-5葉期,每畝用5%精禾草克乳油40-50毫升或高效蓋草能(10.8%精喹禾靈乳油)20-25毫升或15%精穩殺得乳油40-60毫升,加水30公斤均勻噴霧。草齡大、草密的田塊,可以適當加大用藥量和用水量,溫度低時也應適當加大用藥量。
在蠶豆生長期莖葉處理防除闊葉雜草相對困難,適用的除草劑少,僅有苯達松、氟磺胺草醚等除草劑。可以在雜草3-5葉期,每畝用48%苯達松(又名滅草松、排草凈,溫度過低時不能使用)水劑50-100毫升或虎威(25%氟磺胺草醚水劑)40毫升,加水30公斤噴霧。像其他莖葉處理劑一樣,這些除草劑殺草譜相對較窄,難以將蠶豆田各種闊葉草都除掉,同時,氟磺胺草醚在蠶豆田使用還存在一定的藥害風險,一般只能定向噴霧,不能將藥液噴到蠶豆植株上。
據有關研究資料報道,在南通等地,蠶豆田特別是棉茬等旱茬蠶豆田里的雜草,以闊葉雜草為優勢種群,其出草量占總出草量的98.5%,主要惡性雜草有豬殃殃、婆婆納、卷耳、繁縷、刺兒菜、蒲公英、薺菜等。其中,發生量最大的為豬殃殃和婆婆納,分別占總出草量的44.62%和37.15%。雜草常年在10月下旬至第二年3月下旬出土,期間共有3個出草高峰,分別出現在10月底至11月下旬、12月下旬至1月中旬和3月中下旬。第一出草高峰是主峰,出草量大,對蠶豆危害重;第三出草高峰出草數量雖大,但對蠶豆的抑制危害較輕。另外,早熟禾等惡性禾本科雜草在蠶豆田發生量也較大。早熟禾對精禾草克、蓋草能、穩殺得等蠶豆田常用除草劑的抗藥性或耐藥性較強,出苗后用這些除草劑噴霧化除效果不佳。
針對蠶豆田闊葉類雜草發生量大,而這類雜草用莖葉處理劑防除較為困難的特點,生產上首先應通過合理輪作和播種前耕翻整地等農業措施,減輕雜草發生和危害程度。應用化學除草方法時,應側重于做好播后苗前的土壤封閉處理工作。
蠶豆田雜草一般在播種后5-7天開始出土,10-15天達到出草高峰。可以在播后苗前,每畝用50%異丙隆可濕性粉劑150-300克,或乙草胺100毫升加撲草凈120-150克,或施田補200毫升,或撲草凈150克,加水50公斤噴霧,進行土壤封閉處理。播種前雜草已出苗的田塊,可以在播種前1-2天,每畝用滅生性除草劑農達150毫升,與撲草凈100-120克或施田補150毫升混配,加水40-45公斤噴霧。
長期單一使用乙草胺等除草劑導致除草效果差的蠶豆田,宜選用廣滅靈及其與乙草胺、異丙草胺等除草劑的復配劑。可以每畝用廣滅靈(36%異惡草松微囊懸浮劑)20-30毫升加水50-60公斤均勻噴霧。廣滅靈使用不當可能對蠶豆產生藥害,癥狀是蠶豆出苗后葉片、嫩頭及心葉白化,植株矮化,癥狀輕的一般在短期內能恢復正常生長。廣滅靈及其與其他藥劑的復配劑宜在蠶豆播種后2天內噴施,用藥量不能隨意加大,蠶豆出苗后不能施藥。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