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香芋,學名菜用土欒兒,在明朝的《農政全書》等書籍中已有關于香芋的記載。目前在我國很少栽培,僅在長江下游沿海地區的南通通州、上海崇明有零星栽培。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海等大中城市對香芋需求量呈快速上升趨勢。
通州市蔬菜站技術人員從1998年開始進行大田栽培研究,通過4年努力,總結出高產栽培技術并在全市推廣,目前全市種植面積60多hm2。同時在南通的海門、如東、啟東以及鹽城等地引種試種已獲得成功,安徽、浙江等地部分地區試種也獲得成功。
香芋以塊根作食用,具有清香,且營養豐富,在本地筵席中常把它和雞肉煮食(相當于名菜“栗子雞”)或用于制淀粉,香芋塊根的干物質中,含有淀粉35.8%、粗蛋白質16.88%、聚糖4.9%。一般每667m2可產香芋500~1000kg,產值2000~4000元。
一、特征特性
香芋為豆科1年生草本植物,蔓性,莖細,高2.5m左右,葉互生,奇數羽狀復葉。蝶形花,綠白色,龍骨瓣呈紫紅色,6月起開始開花,直至9月,但開花不結實。地表下約7cm處,生有匍匐莖,在其上陸續著生塊根。塊根近圓球形,皮黃褐色,肉色潔白,質地致密,塊根長約3~8cm。塊根以在播種以后第2年采收的質量最好,長7~8cm,質量130g。
香芋性喜溫暖,怕霜凍,遇霜以后莖葉枯萎,但塊根可在地下安全越冬,香芋忌高溫干旱或過分潮濕,更忌積水,它的栽培以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宜。香芋屬短日照作物,光合強度隨著植物的生長而加強,如果光照不足,光合強度則弱,就會影響其正常生長。
二、栽培技術
1.選擇種根要求球根頂部完整,匍匐莖、球根串連在一起,匍匐莖節間較短,球根多,匍匐莖土黃色,新鮮,無干癟現象,頂端有芽。球根無機械損傷。
2.適時播種以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為宜。畦寬3~4m,每667m2先施1000kg腐熟的雞糞或豬羊糞,整平畦面。按行距40cm開好播種溝,再施入種肥,每667m2人畜糞1000kg、過磷酸鈣40kg、氯化鉀7.5kg,或三元復合肥50kg,然后將匍匐莖、球根均勻撒播在播種溝內,每667m2種根量為100~125kg,播后立即覆土。用氟樂靈除草劑150mL,加水40kg在畦面噴霧,噴后輕耙表土,以提高除草效果。
3.田間管理4月下旬至5月上旬,每667m2施人畜糞1000kg或碳酸氫銨30kg,另加過磷酸鈣20kg,結合松土除草,溝施于行間,施后覆土。并在畦面鋪草,防止土壤板結和地溫升高,復葉開始出現7片小葉時,香芋進入花芽分化時期,匍匐莖大量發生,小球開始迅速膨大,每667m2施三元復合肥50kg或尿素20kg,深施行間。若遇干旱,應結合抗旱進行追施。香芋莖蔓高20cm時,可用蘆葦或籬竹在行邊,每隔16cm左右插1根,3行12根為一束,上部用繩子扎住,高80~100cm,引蔓上架,搭架前用化學除草劑或人工把雜草清除凈,搭棚以后也要隨時除草,并及時做好清溝理溝工作,做到大雨能排水,連續陰雨不積水。
4.采收與貯藏12月上中旬,地上部莖蔓枯死后,即可采收。先拆除棚架,清理枯萎莖蔓和地面雜物,再用釘耙深翻。敲碎土塊拾凈香芋,清理好匍匐莖。能夠食用的香芋按大小分級出售,不能食用的小香芋和匍匐莖可留作種根用。采挖時要細心,以防挖壞球根,并盡可能地把匍匐莖全部挖出,以防匍匐莖和小球根翌年重新萌發,影響后茬作物生長。收后的香芋堆在室內泥地上,上覆10~20cm濕潤細土,可保持數月品質不變。作種用的匍匐莖和小球根,可放在室內常溫保存,也要加濕潤細土,上覆草簾,以防失水干癟。堆垛高度不要超過30cm,以免發熱霉爛。最理想的種根還是年后采挖香芋,邊采挖,邊種植,成活率最高。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