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貉細小病毒性腸炎是貉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病的主要特征是腹瀉,糞便內含有灰白色的由脫落腸粘膜、纖維蛋白和腸粘液組成的管柱狀物,白細胞顯著減少,胃腸粘膜炎癥變化。
1臨床癥狀病初精神沉郁,食欲減退,甚至廢絕,飲欲增強,體溫升高至40℃以上,不愛活動,有的嘔吐。隨后出現腹瀉,糞便先軟后稀,含有由腸粘膜上皮、纖維蛋白和腸粘液組成的灰白色管柱狀物,后期出現嚴重的水樣腹瀉,糞便中含有大量粘膜,粘液和血液,病貉脫水、消瘦虛弱,有的伸展四肢呈平臥,最后衰弱死亡。
2病理變化死亡病貉可視粘膜蒼白,脫水,腹腔積液,漿膜面有纖維素性覆蓋物。小腸中段和后段腸腔擴張,漿膜充血,腸內容物水樣并混有血液,腸粘膜嚴重脫落,呈暗紅色。腸系膜淋巴結索狀腫大、充血、出血。有的病例,整個小腸表現充血和明顯出血,粘膜上皮壞死和脫落,絨毛萎縮。組織學變化為空腸及回腸絨毛明顯萎縮,腸腺消失。殘存的腺體擴張,并含有壞死的細胞碎屑。腸腺上皮可發生變形,腸上皮細胞內可見嗜酸性核內包涵體,淋巴結、脾和胸腺的淋巴組織減少和壞死。
3診斷3.1動物接種試驗采用本種動物接種法,采取病死貉的肝、脾等鮮病料制成5倍懸浮液,給健康幼貉腹腔注射3mL,經6~7d實驗貉發生腹瀉,出現與發病貉一致的典型臨床癥狀。3.2病毒學檢查電鏡檢查:采病貉糞便,直接與等量PBS液混勻,以3000r/min離心10min,取上清液加等量氯仿振動15min,同樣方式再處理一次,取上清液滴于銅網上,用2%pH6.2的磷鎢酸復染后,在電鏡下檢查,發現有大量聚集的病毒粒子。3.3血清學檢查取病貉的糞便,用0.5%的豬紅細胞做指示系統,實驗證明HA為2.3,大于1.8的標準值,表明該動物為陽性感染。用抗貉腸炎血清經血凝抑制實驗,紅細胞的凝集作用發生抑制。
4治療4.1隔離飼養病貉單獨隔離飼養,每只病貉肌肉注射抗貉病毒性腸炎血清3mL,每日1次,連用3次。病初應先禁食1~2d,給予充足的加有電解多維的溫水。病死的貉尸體深埋或焚燒處理地面及場地用3%NaOH消毒,籠舍用火焰消毒用具用百毒殺消毒液清洗消毒,假定健康貉群用左家特產研究所生產的貉病毒性腸炎疫苗進行緊急接種。4.2對癥療法為了緩解嘔吐癥狀可肌肉注射愛茂爾1.0mL,排血痢者肌肉或皮下注射止血敏0.125~0.250g,防止繼發感染肌注葸諾沙星或慶大霉素。4.3綜合治療脫水嚴重者進行補液,復方氯化鈉20~50mL,阿莫西林0.2~0.5g,利巴韋林1~2mL,地塞米松1~2mL,維生素C1~2mL,靜注或腹腔注射。恢復期應控制飲食,給予稀軟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次,逐漸恢復到正常飲食。4.4治療結果在治療過程中除有3只病情嚴重者發生死亡其他均陸續康復。5預防
5.1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綜合防治。嚴禁由疫區引種,從非疫區引入種貉也必須隔離觀察,并補注疫苗后方可混群飼養。貉場禁止養貓、犬,并隔絕與這些動物的接觸。注意消滅老鼠,消滅各種吸血昆蟲及害鳥等。5.2合理消毒定期消毒結合終末消毒,每次經徹底消毒一個月后,重新進貉。5.3合理免疫堅持預防接種,水貂病毒性腸炎細胞培養滅活或弱毒疫苗,仔貉應在每年6~7月份分窩后2~3周進行接種:成年貉每年12月份至次年1月份與6~7月份進行兩次接種,劑量為仔貉2mL,成年貉3mL,免疫期6個月。
6結論6.1根據該病的發生情況、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實驗室檢查診斷為貉細小病毒性肝炎。其中病毒學檢查由畜主送往解放軍軍需大學軍事獸醫研究所完成。6.2這次疫病發生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經問診得知該養殖場養有數條護場犬,且不久前發生過細小病毒性腸炎。是否由此引起有待確認。6.3對于該病的治療尚無特異性療法,發病早期應用高免血清有一定效果,但對于發病后期效果不佳,主要采用備血清療法對癥治療,同時控制繼發感染十分重要。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