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貉缺硒癥的防治
缺硒具有明顯的地域性。一般是缺硒的地質環境引起人、畜缺硒,尤其是在秋雨多的年份,地表土壤中的硒隨雨水流失,以草食為主或雜食動物,很難從植物中獲得足夠的硒,而引起硒的缺乏癥。
我國從東北到西南的狹長地帶均為缺硒地區,尤以黑龍江省西部地區和四川涼山最為缺乏。缺硒動物機體器官組織中硒濃度下降,實際生產條件下,可出現肝壞死,或與肌肉營養不良、桑葚心、白肌病同時出現,臨床上各種動物會有不同表現,共同的都是生產力下降、產仔數減少、不孕、運動障礙,哺乳動物表現胎衣不下等。在缺硒地區飼養動物要注意補硒。
貉屬雜食動物,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其日糧中植物性飼料占有大部分比例。黑龍江省養貉較多,植物性飼料都是當地(貧硒地區)所產。所以日糧中必須適當填加微量元素硒和維生素E。
臨床表現.
病初無明顯癥狀,常被忽視,隨著時間的延長,數十日后,由于長期缺乏會出現食欲減退或廢絕,精神沉郁,喜臥,后肢活動不靈活。腰背弓起,行走困難。強迫運動時,兩前肢跪下,后肢拖地匍匐前行,有時呈犬坐姿勢。由于長時間營養不良,致使身體衰弱,直至衰竭死亡。本病多發生在幼貉迅速生長期,如在妊娠期日糧中缺乏微量元素硒,仔貉出生后不會吮乳(木舌癥)而死亡。
剖檢變化.骨骼肌和心肌變性,骨骼肌干燥、色淡、混濁,切面粗糙不平,有凹陷,有壞死灶,呈淡黃色或白色,背最長肌、臀部后肢肌肉表現更明顯。心肌脂肪減少,色澤變淡,混濁,缺乏光澤,心室擴張,心壁變薄、柔軟。仔獸舌苔白。防治措施:要喂全價日糧,自配料要注意補硒和維生素E,預防該病的發生。治療方法:首先補硒,用生理鹽水配制成濃度為0.1%的亞硒酸鈉溶液。5月齡以下的治療量:肌肉注射1.1mg,口服2.0mg;預防量:肌肉注射1.0ml,口服為1.5ml。在補硒的同時,每只每天肌肉或皮下注射5.0~10.0mg的維生素E溶液,會增強治療效果。由于亞硒酸鈉的治療量與中毒量很接近,因此使用量特別慎重。也可用市售的亞硒酸鈉――維生素E注射液,在使用時一定要遵照說明,或依其亞硒酸鈉的含量計算好每次用量后再使用,避免引起硒中毒。各種動物長期攝入5~10mg/kg飼料硒可產生慢性中毒,其表現是消瘦、貪血、關節強直、脫蹄(甲、爪)、脫毛和影響繁殖等。1次攝入500~1000mg/kg飼料硒可出現急性或亞急性中毒,輕者盲目蹣跚運動,重者死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