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適時取茸:小公鹿頭年取茸約在6月中旬。2年以上的鹿,需待茸長成二杠、頂端呈凹形而第三個分杈還未長出時割取。此時的鹿茸質量好,價值高,一般在6月下旬取頭茬,8月下旬取二茬。
取茸前應在其臀部注射麻醉藥,一般體重100千克的鹿一次注射氯化琥珀膽堿注射液0.3毫升;取后應迅速注射25%的尼可剎米注射液6毫升。注射了麻醉藥的鹿倒地后,即用碘酒在其茸根部四周消毒,割茸
后再用碘酒把茸茬消毒,并用止血藥或搗爛的刺筋草(一種止血草)和陳石灰及適量龍骨粉混勻,涂于茸茬處進行止血。(2)鹿茸加工:①排血。把注射針頭插進茸端,用打氣筒針頭注入空氣,使茸內血順著血管從茬口處全部流出。有條件的也可用排
血機進行。②消毒。將鹿茸放在高錳酸鉀溶液和堿水中消毒,洗去茸上的灰塵和雜質,然后在鹿茸茬口處用粗花線將外皮叉縫數針,以防外皮滑離而影響質量。③蘸煮。目的是使茸中殘留的淤血流出來,所
以要注意不能讓開水浸入茬口,以防血凝而影響鹿茸質量。方法是:手拿茸的注口處把其放入開水中蘸3秒鐘,取了晾一晾再蘸3秒鐘,如此反復進行10分鐘,再將再次蘸煮時間延至5秒鐘,反復進行15分鐘,
再將每次蘸煮時間延長到20秒鐘,反復進行30分鐘。當鹿茸茬口流出白沫時,說明茸內余血已出凈了。然后,將茸搖動著全部沒入開水中,5秒鐘后取出涼半小時再進行清洗。④烘烤。將晾好的鹿茸掛在
烘房內。第一天烘烤溫度為35℃~40℃,第二天為40℃~45℃,第三天為45℃~55℃,最高不過60℃,直到烘干為止。最后洗凈消毒(不洗茬口處),晾干后即可出售。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