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養鹿的前期是基礎,中后期是關鍵。要提高鹿茸產量,增加養鹿經濟效益,以下技術措施十分重要。
控光增茸:養鹿戶可因地制宜建筑幾個簡易塑料大棚,棚頂安上100瓦~150瓦水銀燈4個,燈高距地面約2.5米~2.7米,照明度為500瓦左右。每年從春季開始(最好從1月初開始),每天增加光照時間6個半小時~9個半小時,增加光照的天數可在50天~60天。大棚內的鹿群,飼養條件與露天一樣。經試驗證明,控制光照養鹿,鹿可提前38天~39天脫角生茸。自然光照下的公鹿4月份還未脫角生茸,而大棚控光下的鹿群可提前在2月20日脫角生茸,為延長茸的生長發育期創造了條件。這樣,公鹿頭茬茸產量可提高0.88%~13.8%。特別是再生茸,不但長出二杠茸,而且產量平均可提高2~3倍。
用添加劑:腐植酸鈉是一種結構十分復雜的多元有機酸,它能促進機體的氧化酸類活力,增加新陳代謝和吸收營養的能力。因此,用腐植酸鈉作為鹿飼料添加劑,鹿的食欲增加,新陳代謝旺盛,為鹿茸的生長提高了充分的營養。
適時取茸:小公鹿頭年取茸約在6月中旬。兩年以上的鹿,需待茸長成二杠、頂端呈凹形而第三個分杈還未長出時割取。此時的鹿茸質量好,價值高,一般在6月下旬取頭茬,8月下旬取二茬。取茸前應在其臀部注射麻醉藥,一般體重100公斤重的鹿一次注射氯化琥珀膽堿注射液0.3毫升;取后應迅速注射25%的尼可剎米注射6毫升。
科學加工:排血。把注射針頭插進茸端,用打氣筒針頭注入空氣,使茸內血順著血管從茬口處全部流出。有條件的也可用排血機進行。消毒。將鹿茸放在高錳酸鉀溶液和堿水中消毒,洗去茸上的灰塵和雜質,然后在鹿茸茬口處用粗花線將外皮叉縫數針,以防外皮滑離而影響質量。蘸煮。目的是使茸中殘留的淤血流出來。方法是:手拿茸的注口處把其放入開水中蘸3秒鐘,取了晾一晾再蘸3秒鐘,如此反復進行10分鐘,再將再次蘸煮時間延至5秒鐘,反復進行15分鐘,再將再次蘸煮時間延長到20秒鐘,要反復進行30分鐘。當鹿茸茬口流出白沫時,說明茸內淤血已出凈了。然后,將茸搖動著全部沒入開水中,5秒鐘后取出晾半小時再進行清洗。烘烤。將晾好的鹿茸掛在烘房內。第一天烘烤溫度為35℃~40℃,第二天為40℃~45℃,第三天為45℃~55℃,最高不超過60℃,直到烘干為止。最后洗凈消毒(注意不洗茬口處),晾干后即可出售。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