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您瞧,這“伙計”的長相是不是真有點兒像馬,再看看另一位,超重量級的,體重250公斤,魁梧身材,走路也雄赳赳的,真夠派的!當然,最搶眼的還是它那高昂的腦袋,高傲的似乎把誰也不放在眼里。別看他們長的不如梅花鹿秀氣,可渾身都是寶啊。況且飼養馬鹿就是為了多產鹿茸,和梅花鹿比起來,他們的產茸量可要比梅花鹿多得多,可不是人們常說的“傻大個”。
飼養馬鹿的回報率特別高,年回報率是30%~40%,是飼養牛羊豬的2~3倍,所以在我國一些地區,養殖馬鹿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那么要想收獲到優質的鹿茸,要做的工作很多,最主要的還是飼料的配比。這里是遼寧省青原縣的一家養鹿場,飼養員正在給馬鹿配制飼料。
飼料配比現在也講科學,公鹿現在都是采茸嘛,都給它配了八種精料,而且每種都得上秤精確的約。
茸鹿膘肥體壯,茸長得也好,如果長茸期加強蛋白飼料和青綠多汁飼料的供給,鹿茸就長得粗、大、肥、嫩。而科學地配比飼料,為馬鹿提供了足夠的蛋白質、脂肪和微量元素。以前不少飼養戶只圖省錢,采用單一的飼料喂養,結果是“只見圈中鹿,不見鹿長茸”,個別戶甚至賠本賺吆喝。當然,對產茸公鹿的精料飼喂也是有時有晌的。在鋸完茸以后,就要完全喂粗飼料,否則它會因為精力過盛,在圈內帶頭炸群,挑動打架,偶爾還攻擊人呢。采用科學飼喂后,公鹿產茸量比原來增加了一半以上。然而您采收不當,比如說采早了,要影響產量;采晚了,把鹿茸養成了鹿角,一切就算白干了。因為一公斤干鹿茸能賣1800~2000元,而干鹿角每公斤只能賣100元左右。
鹿茸一般就是說長的這個,你看著沒,這個時候上面正好肥還嫩,拉比較合適。如果這個地方長成這個地方這樣,長出尖兒來,鹿茸的等級就下降了。這剛好咧個小嘴兒,這就是正好。如果要再放10天或20天以后,這鹿茸可能就變成等外的了,變成鹿角了。
馬鹿鮮茸分為一、二、三和等外,共四個等級,其中一等茸是肥嫩、挺圓、上沖的“蓮花型”或三杈茸,同時要求不扁頭、不拉鉤、不畸形、不骨化。骨化超過全茸40%的,就屬于等外品了。那么什么叫畸形茸呢?畸形茸就是主干與分支方位不正,多分支或少分支。鹿茸畸形但不骨化,可以定為三等茸。
馬鹿到采茸的時候,有這么兩個標準:馬鹿要是大一點的,就可以放4杈,小一點放3杈,然后必須保證這個嘴頭豐滿。
馬鹿惟有雄性才長茸,鹿茸一般只長70~90天。變成鹿角后,來年春天再長鹿茸時,鹿角就自動脫落了。馬公鹿長茸最早從生下來5個月就開始了,初次采下的茸俗稱“毛桃兒”,一周歲鋸下的茸叫“頭鋸兒”,二周歲鋸的叫“二鋸兒”,依此類推。馬公鹿在10周歲左右,茸產量達到頂峰,每頭最高可產鮮茸20公斤,按一公斤500元計算,每頭公鹿茸的收入萬元,以后產量逐步下降,到十七、八歲時馬公鹿就可以淘汰了。
由于養殖馬鹿經濟價值較高,近些年來,許多養鹿戶都選擇了從繁育小鹿到采收鹿茸的一條龍養殖。其中種公鹿的主要任務是人工輸精,獲得高產優質的后代。
鹿茸一年可以賣1萬多塊錢,每年要采精可以采1000只凍精,每只200元,這就可以賣20萬元。
那評定一頭種公鹿好壞的標準是什么?
錢:最主要的還是產茸量,包括它產茸的茸型,你看下邊那門枝要小,上邊要肥大,采茸量要高。一般達到六、七鋸的時候,至少要40多斤采茸量。
通過人工輸精生出的鹿崽兒,個頭大,而且很壯實,一般比自然交配的要重2~3公斤。經過精心飼養,公鹿可以提前一年產茸,產茸量是原來自然交配鹿的5倍。而母仔鹿也可以提前一年配種、產崽兒。
人工輸精的效果既然這么好,那么對種公鹿的飼養管理就顯得非常重要。種公鹿的飼養要點是:生茸前期,每頭鹿精料每天由1公斤增加到2公斤。生茸期,精料加到5公斤左右,生茸結束也要堅持給精飼料,這是與飼養“專職”產茸鹿不同的地方,但精料數量要減到2公斤,使膘情保持九成,為9~10月配種期做好準備。對種公鹿按飼養要點做好了,對成年母鹿的飼養也要跟上。
母鹿從8月20日開始和小鹿崽兒斷奶,到9月15日這階段,咱們就采取短期優飼,說白了就是好吃好喝地招待它,好讓它這一年配種期早點發情、早點帶仔兒。
從11月到第二年5月是母鹿懷孕期,這段時間母鹿需要大量營養,那么為了讓胎兒發育的快一些,是不是就可以多飼喂高營養的東西呢?應該說給懷孕母鹿添加高營養的東西是對的,但要限量,如果讓鹿“爆飲爆食”,對胎兒發育很不好。因為母鹿太胖會引起產弱崽兒,出現畸形胎兒,容易造成難產。但是營養不良體質太弱也不行,母鹿身體虛弱,會使胎兒體重輕,生下后的小鹿病病歪歪,而且母鹿產后奶水少或者沒奶,所以懷孕期間的馬鹿保持八成膘最好。
瞧!這個可愛的小家伙,還挺要強,剛一出生就想站起來,可是四條腿顯得發軟吶,別急,還是等媽媽把全身胎膜和粘液舔干凈吧!哎,這回差不多了,唷唷唷,站穩站穩,呀,還是沒能成功,“讓我幫著舔吧!”“去!用不著!薄拔覜]別的意思!薄澳且膊恍!”一頭熱心的母鹿沒趣兒的走開了。嗯,飼養員上前幫忙了,唷,鹿媽媽也不樂意,連熟人也不行,真夠謹慎的!前后大約20分鐘,小鹿終于獨立站起來了。
仔鹿生下來以后,鹿媽媽要是舔舔呢,就是要這個孩子了。我們這個21號母鹿已經下了4胎沒要了,惟獨今天下這個崽兒它要了。
這是為什么呀,下了4胎都沒要?
也“重男輕女”。
我們看到母鹿圈內的鹿崽兒,時而在媽媽跟前繞膝承歡或者吃奶水,時而回到一個小圈內,為什么要用木樁打隔斷,設置圈內圈呢?
這個就要仔鹿欄,就是仔鹿剛生下頭三天,它自己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跑與走也不硬實,有時怕大鹿一跑踩著它、碰著它,就加這么一個仔鹿欄。你看這都30厘米左右,仔鹿來回自由這么走,大鹿還進不去,它休息都在這里頭,除了吃奶它出來,設置仔鹿欄以前,小鹿只能靠殘渣剩飯苦苦地度日,連基本的營養都不能保證。您看,這頭仔鹿都這么大的個頭了,還是得受窩囊氣。
俗話說:老牛舐犢。跟老牛比,大母鹿對小鹿可真夠霸道的,就說不是自己親生的,但以大欺小,以強欺弱,也太沒臉面呀!得!咱惹不起還躲不起,飼養員早就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了。瞧,給我們這些仔鹿設置了一個個“雅間兒”,具有防“偷襲”功能,吃喝拉撒都是獨立的,這樣我們心里就踏實了。
小鹿出生15天以后,母鹿奶水的營養已經不能滿足鹿崽兒的需求了,這時要進行人工補飼,給小鹿開“小灶兒”。這飼料還有一種特殊的配方呢:就是把黃豆炒了磨成面,然后有比例地放點白糖、麥麩、豆餅粉就可以了。人工補飼需要45天左右,也就是到8月20日跟大鹿分群斷奶的時候,這期間千萬要注意,香噴噴的小料剛開始,一天一鹿照著10克喂就行了,三、四天后再加10克,如此往上加,可以增加小鹿食欲,也能避免撐死小鹿。
那么要建一個馬鹿場大概需要多少錢呢?我們不妨算筆賬:如果買1周歲的小馬鹿,一頭的價格一般在一萬四、五千元左右,10頭就是15萬,再加上廠房建設等投資也就是16萬這樣就可以把家庭鹿場辦起來了。那么按照30%~40%的利潤回報率,飼養得好,3年就能回本了。
那么怎樣才能買到好的馬鹿呢?實際上,馬鹿在我國南北方都可以飼養。但在買鹿的時候要因鹿種制宜,因地域制宜。比如說在北方飼養,就選擇比較耐寒的,像清原馬鹿、天山馬鹿這類品種。要是在南方比較炎熱的地方,就可以選擇塔河馬鹿。但不管您買哪種馬鹿,都一定要到比較大的、信譽度高的鹿場;再有就是買鹿時,要通過有關政府部門或行業協會,拿到他們的鑒定證明,或鹿場的檔案文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