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鹿的咬毛病,也叫食毛癥,是由于消化道機能和神經系統機能紊亂,致使味覺異常的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病因主要是冬末春初,長期喂被雨淋,日曬過的干草或飼養管理不當,營養不全,鹿群密度過大等都可發病。發病率有時達100%。
發病開始,只有個別鹿啃咬,以后則多數鹿互相啃咬,也有的將咬掉毛吃掉,略經咀嚼即成團咽下,隨著胃的蠕動可滾轉成球或與胃內植物纖維摻和逐漸形成毛球,多停留在瘤胃中。若毛球卡在真胃或腸道中,造成食欲減退,營養不良,甚至導致個別鹿因衰弱,有的發育不全,這樣的仔鹿常常在7天左右死亡,造成了嚴重經濟損失。
巖鹽又名石頭鹽,自然界中以固體形態存在,主要含有Ca、C1、Na、K、Fe、Gu、Zn、S10多種礦物質元素,動物中,牛羊、鹿等反芻獸喜舐食。新疆阿拉爾鹿場于1994年10月份起除合理搭配飼料,加強管理,擴大圈舍減少鹿群密度等措施外,另在鹿圈內設置鹽槽,放置大塊固體巖鹽(3-4千克/塊)讓鹿按其需要量舐食,常年自發病率減少了97%,食欲明顯增加,膘情大大好于往年,除個別鹿發生咬毛病,及時隔離,對生產沒有造成影響。3年內咬毛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繁育率大大提高。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