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本是野禽,即使經過人工馴養,仍具有野性,善于捕食昆蟲類動物,尤其愛食蚱蜢以及雜草種子、野果、植物的幼嫩莖葉等,具有較強的群集性。因此,可以利用這些習性,在半干旱、開闊、多石而不缺水的丘陵、山坡牧飼鷓鴣。
在牧養場,為防止野獸侵襲,應給鷓鴣提供隱蔽地,一般用多刺野玫瑰構筑圍籬,可作活籬而不需要鐵絲,也不要做支架。也可用西洋紅杉、忍冬、野櫻桃、焦斑醬、灰山茱萸、史跨木、接骨木等灌木作圍籬。
放牧飼養的鷓鴣,一般是50日齡后的育成鷓鴣。每畝灌木林牧地,約牧養100~200只。鷓鴣人工牧養應投喂部分配合飼料。由于鷓鴣群集性好,在牧區,要固定飼喂地點,在未放牧前進行一定范圍小我圍網調教飼喂,使鷓鴣認識飼喂地點和飼喂信號后,再行放牧。在牧區不要干擾或驚動鴣群,鷓鴣一秀不輕易飛到別處,除非有較大的干擾。
牧飼鷓鴣,飼養管理比較省力,鷓鴣基本棲息在野外環境中,活動范圍大,相互干擾少,衛生條件好,既能啄食天然動植物食物,又有足夠的投喂飼料和飲水,有利于鷓鴣健康、快速生長。
由于鷓鴣是中等體型的鳥類,長得較圓胖豐滿,易被游獵者獵獲,用于燒烤,風味特佳,因而當今世界狩獵協會十分重視在游獵區牧養鷓鴣。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在游獵區牧養90日齡以上的鷓鴣,供游獵者狩獵娛樂,游獵場則通過發放狩獵證等獲取可觀的收入。這一做法值得在我國有條件的地方進行嘗試。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