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對養鵝業威脅最大的是疾病,尤其是傳染性疾病。如小鵝瘟一旦發生,幼鵝將成批死亡。因此防疫滅病是養鵝業安全生產的保證。疾病防治應本著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方針進行。主要從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兩方面做工作。
一、內在因素
首先要增強鵝體的抵抗力。
1.養鵝必須進行科學飼養管理
首先是各個飼養生長發育階段有合理的全價飼料及青綠飼料;有合理的溫度、濕度、密度和光照等;經常保證有清潔飲水,不喂發霉變質的飼料;對鵝的日常飼養管理要規律化、制度化;增強鵝的體質。
2.做好預接種工作
當前對養鵝生產威脅較大的傳染病主要是:小鵝瘟和禽流感以及蛋子瘟。
小鵝瘟病的預防:
在種鵝開產前1個月,用種鵝用的小鵝瘟疫苗用生理鹽水稀釋按每頭份1毫升,間隔10天左右注射兩次,肌肉或皮下注射,半個月后產生免疫力,其產的種蛋孵化出的鵝雛,產生被動免疫力。如果種鵝沒有打過小鵝瘟疫苗時,生產的種蛋孵化出的鵝雛,應在出雛后48小時內用雛鵝用的小鵝瘟疫苗按每只雛鵝1毫升用生理鹽水稀釋,在頸部皮下注射。
禽流感的預防:
在種鵝飼養進入冬季時,每只鵝注射禽流感疫苗,用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生產的H5、H9,油質合劑疫苗,每只鵝肌肉注射1毫升。
蛋子瘟(大腸桿菌性腹膜炎)的預防:
蛋子瘟主要表現嚴重的卵巢和輸卵管炎,卵泡如成熟的葡萄呈紫色,嚴重影響母鵝產蛋。此病主要通過搞好環境衛生來預防。
二、外在因素
1.健全養鵝場的衛生防疫制度,杜絕傳染源
鵝場門口設消毒水池對過往車輛進行消毒,設消毒室(紫外燈、消毒箱)對過往人員進行消毒。
外購鵝必須經過隔離飼養、觀察,無病后方可進入鵝群。
選購鵝雛必須從無疫病地區,打過預防針,飼養正規的種鵝場引進。
本場售出的鵝,不得再回本場。
鵝場內各鵝舍間的用具不得互相混用。
鵝尸體、糞便要有專門尸體坑和固定地點(下風向,遠離水源)存放發酵。
2.搞好環境衛生,減少環境條件對疾病的誘發力
清掃:
鵝場院內每年春秋兩季應各進行一次全面大清掃。鵝舍內、外運動場應每天清掃一次。食、水、用具應每天清洗1次。另外舍內外地面要平坦干燥,舍內保持通風良好。冬季做好防寒,夏季做好防暑工作。
消毒:
鵝場應每月消毒1次(0.3%~0.5%)過氧乙酸或(1∶600)百毒殺消毒或(3%~5%)來蘇液噴霧消毒。鵝舍內應每周消毒1次。食、水、用具應每周消毒1次。
3.藥物防治
主要用于腸道性疾病,如在疾病多發或梅雨季節,可用5%思諾沙星液3毫升加水2公斤飲水,對大腸桿菌、巴氏桿菌、沙門氏菌等都有殺菌作用,對霍亂、副傷寒病有預防作用。如有糞便異樣的病鵝可單獨隔離治療,可用抗生素藥,在病初期用青霉素治療,成年鵝每只肌肉注射5~8萬單位,每天2~3次,連用4~5天,病后期用鏈霉素,成年鵝每只注射10萬單位,每天2次,連用2~3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