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鵝大腸桿菌病由埃希氏大腸桿菌引起,各種年齡鵝均可感染,尤以雛鵝在悶熱、潮濕季節多發。
1.臨床癥狀
多數雛鵝出殼后表現大肚與臍炎,俗稱"大肚臍"。病雛精神沉郁,食欲減退,腹部脹大,臍孔及周圍皮膚發紅、水腫,多在5日齡內死亡。有的出現腹瀉,排出泥土樣糞便,1~2天內死亡。
2.病理變化
死胚惡臭,卵黃囊呈黃色泥土樣,頭部水腫較明顯,肝、腎、脾可見出血斑。發生臍炎的死亡雛鵝可見卵黃未吸收或吸收不良,卵囊充血、出血,囊內卵黃液粘稠或稀薄,多呈黃綠色并發臭,腸道呈卡他性炎癥;肝腫大,呈黃色,有時可見散在的淡黃色壞死灶,肝包膜略有增厚。其他器官病變不明顯。
3.實驗室診斷
無菌采集死胚及病死雛鵝卵黃囊、肝臟、脾臟等病料,劃線接種于伊紅美蘭及麥康凱培養基上。37℃培養20小時后,伊紅美蘭瓊脂平板上可見有金屬光澤的黑色菌落,直徑約2毫米。麥康凱瓊脂平板上則全部為鮮紅色菌落,直徑約3毫米。在三糖鐵斜面培養基的斜面及底層均產酸變黃,并大量產氣。該菌株能發酵葡萄糖、乳糖、甘露醇、阿拉伯糖、山梨醇,均產酸產氣。
大腸桿菌對氟苯尼考、諾氟沙星、新霉素、痢特靈,慶大霉素等藥物敏感,對青霉素類、呋喃類不敏感。
4.預防措施
大腸桿菌病是禽類的常見病,發病突然,可引起死胚及死雛。因此,必須搞好預防工作。
(1)嚴格消毒工作平時要嚴格做好消毒工作,尤其要做好水源、入孵種蛋及孵化器具的熏蒸消毒。孵化期間如有爆蛋,更應注意及時清潔消毒。種鵝群應注意預防大腸桿菌病,減少經種蛋垂直傳播或受污染。
(2)保證清潔水源一些規模養鵝場,該病發病期多逢天氣干旱,種鵝場水池無水期,換水不及時,致使大腸桿菌大量繁殖;或受外來污水污染,病菌由污水傳人。因此缺水是爆發大腸桿菌病的前因,畜禽場應設法保證充足清潔水源的供應,嚴防外來污水的污染并做好水源的清潔、消毒工作。
(3)搞好種蛋消毒入孵種蛋可用福爾馬林進行嚴格熏蒸消毒,對飼養場地及孵化廠房、孵化用具等均應徹底消毒處理。
(4)選擇有效藥物治療一旦發病,需及時治療,一般應先做藥敏試驗,選擇高敏藥物及時治療,以快速控制病情,減少損失。
5.治療措施
要嚴格控制發病鵝群下水時間;同時可選用氟苯尼考、復合維生素B等進行飲水療法,連續用藥4天,停藥2天后,再用藥3天,一般經2個療程即可痊愈或好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