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在這幾年的養雞過程中,我發現溫度在肉雞育雛期間至關重要,尤其在第一周。溫度適宜,它們活潑,愛動,睡覺分布均勻,身體舒展,意思是說:舒服極了。溫度下降1度,趴著的小雞縮頭、縮頸,也就是說,“有點涼”。溫度再降1度,小雞停止活動,一推一堆的趴起來了,意思是說:太冷了。持續的低溫會導致雞體瘦弱,生長變慢。溫度過高,小雞就會跑到墻邊,小嘴齊刷刷地觸在墻上,嚴重的張口呼吸,意思就是“ 太熱了”。過高的溫度影響雞體的健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傷了熱”,防疫效果往往不佳。
不同的品種和批次的雞雛,對溫度的要求也不一樣。所以要做到“看雞施溫”。具體做法是:
一、進苗前2個小時,調整好舍內溫度。因為熱風爐顯示的溫度只是一個點的溫度,不能代表全棚,如果不調整,溫差會達到4度。棚內前頭、后頭、兩邊都放置溫度計,調整風帶的出風口,把溫差減少到2度之內。這個時候把溫度定在33-34度,因為長途運來的雞苗,過高的溫度會讓雞更渴,更容易脫水。
二、接苗之后兩個小時內把溫度提高到36-37度。
三、等雞喝足吃飽后,觀察雞,根據小雞的表現定出小雞最適宜的溫度。
四、以后每天早晚都觀察,調整最適宜的溫度。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