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場大雪過后,雞很容易受涼,全身會對冷產生反應,從而使雞只產蛋下降,飼料轉化率降低,甚至發生呼吸道系統疾病。若舍溫過低,還會凍傷雞冠、肉垂和雞腳。因此,做好雞舍防寒保溫工作是冬春飼養管理工作的頭等大事。雞舍防寒保暖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增加雞舍保溫隔熱層。如果發現雞舍頂棚和北墻有結霜現象,應增加保溫層的吊頂,可用塑料布或油氈紙增加隔溫層,堵嚴北窗。也可在主風向距雞舍適當的地方,設擋風屏障以緩解寒風侵襲。雞舍最適宜的產蛋溫度為18~23攝氏度,最理想的溫度為21攝氏度。如果低于13攝氏度,種雞產蛋量下降;低于12攝氏度,肉雞生長發育嚴重受阻。氣溫低時,可降低風扇的轉速,減少空氣流通量。
二、根據氣溫適當調整飼喂量。同樣狀況的雞群,在不同舍溫下,能量需要量不同。冬春季節,肉種雞每天能采食150~170克飼料,使飼料熱能提高12.1~12.3兆焦,即能滿足低溫熱能的需要。若遇寒流,氣溫突降,雞群本身無法一下子調整采食量,會產生很大的反應。所以應隨時注意天氣預報,在寒流來臨前1~2天,給每只雞增加10~20克飼料,持續3~5天,即可使雞只多得到112.8~142.1兆焦熱量,以維持體溫和產蛋水平。氣溫每下降3攝氏度,應加料5克左右。寒流過去、氣溫回升后,再恢復到原來飼料量。同時要特別注意各種氨基酸的質量和數量。在飼料中增加能量的飼料比例,適當降低蛋白質含量。
三、冬春為了保溫,雞舍往往關窗閉門、四處嚴密,造成舍內空氣污濁、濕度增大、墊料潮濕;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甲烷及糞臭對雞的羽毛生長和腳部不利,重者會發生呼吸系統疾病、肉仔雞腹水癥等。因此,冬春季雞舍內還應保持一定的氣流速(0.1~0.2米/秒),使雞舍內氨氣濃度不超過200毫克/千克,硫化氫不超過10毫克/千克,二氧化碳不超過0.5%,達到雞舍衛生標準要求。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