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腫頭 注射疫苗后雞的頭、臉部腫脹,如獅子頭狀,按壓有“水印”,此癥狀一般于注射疫苗后2~5天出現,多因注射疫苗部位靠近頭部或注射方向靠頭部所致。輕則7~10天自愈,重者15天后方逐漸消失。
硬脖 注射疫苗后雞脖子僵硬,多因頸部注射部位靠前且過深所致。此時應用抗菌藥物輔助治療,以防繼發感染。
猝死 注射疫苗后雞突然死亡,多因胸部注射時注入心臟或肝臟所致。胸部注射應在淺層肌肉注射。
癱瘓 注射疫苗后雞一側不能站立或行走困難,多因腿部肌注時損傷坐骨神經或注射部位感染所致,應盡量避免腿部注射。
注射部位大出血 多因注射疫苗時損傷注射部位的血管所致,此現象出現較少,一般可很快自愈。
注射部位“出汗” 多因皮下注射時未將疫苗注入皮下而注到皮外所致。
注射部位糜爛 注射疫苗后5~7天,注射部位局部或大面積發炎、糜爛、壞死。若發生率很低,多因注射時個別雞已感染細菌病或換針頭不及時所致,用抗菌藥物治療即可。若發病率很高,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疫苗滅活時滅活劑質量不好或劑量過大,應更換疫苗或減少用量;另一種可能是環境污染嚴重,應注意環境消毒。
注射部位有腫塊 注射疫苗后10~20天,發現注射部位有大小不等的腫塊,切開腫塊,內包白色乳狀液體疫苗,多因注射時疫苗溫度過低所致,注射疫苗前應將疫苗預溫至30℃。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