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2007年,錦州地區出現一種雞只零星死亡,剖檢呈現肝出血、壞死性肝炎,發病率低、死亡率低及慢性經過為特征傳染病,經過流行病學調查、化驗室診斷及治療診斷確診雞弧菌性肝炎。
一、發病情況
雞群整體正常,個別雞只出現腹瀉死亡,飼料轉化率低,病程較長,最長可達數周,死亡率在0.5―2%之間,久治不愈,個別雞機體消瘦,發育遲緩。
二、臨床癥狀
本病呈慢性經過,發病初期,癥狀不明顯,雞群精神倦怠、嚴重者呆立縮頸、閉眼,對周圍環境敏感性降低;羽毛雜亂無光,發病雞多呈現先拉黃褐色稀便,后呈漿糊樣,繼而水樣便,部分雞可呈急性死亡。時間較長病例,呈現脫水,消瘦、陷入惡病質。
三、病理變化機休消瘦、肝臟腫大、呈土黃色或黃褐色、質脆、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點和出血斑,慢性經過肝臟表面散布星狀壞死灶及菜花樣黃白色壞死區,有的肝被膜下有出血囊腫,或肝破裂而大出血,致使肝表面附有大的血凝塊或腹腔積聚大量血水和血凝塊。膽囊腫大,充盈濃稠膽汁;個別病例脾臟上出現肉芽腫;其它臟器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
四、實驗室診斷
1、病料采集在無菌條件下抽取膽汁,或采取肝、脾組織用于病原分離。
2、培養將病料劃線接種于10%血瓊脂平板上,在10%CO2環境中培養24―72小時,可見到細小、圓形,呈半透明或灰色的菌落。染色鏡檢,見到螺旋狀或S狀的革蘭氏陰性桿菌。
五、藥敏實驗
本菌對頭孢噻肟鈉、丁胺卡那、新霉素高敏,對金霉素、磺胺嘧啶、喹乙醇、氟哌酸等不敏感。
六、治療
1、加強飼養管理,防止飼料發霉變質;定期清理料槽水槽;每天用雙鏈季按鹽消毒一次。
2、用丁胺卡那和甲硝唑拌料,連用3-5天,對較重雞群用頭孢噻肟鈉飲水,并配合多種維生素。
經過治療,雞群全部恢復正常。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