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相似癥狀:單側性眼炎,眼瞼腫脹,流淚,有粘性分泌物。(與禽霍亂、禽流感、雞痘、雞傳染性鼻炎、衣原體病、雞敗血霉形體病、腫頭綜合癥、維生素A缺乏癥有相似癥狀)
特有癥狀:可引起多種類型的病癥,全眼球炎見于30~60日齡雛雞,嚴重的引起失明;還有敗血癥、氣囊炎、雛雞臍炎、關節炎及腸炎等變化。
治療方法:雞大腸桿菌是條件致病菌引起的一種疾病,所以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方能有效控制。
⑴加強雞群的飼養管理
改善雞舍的通幾條件和環境衛生,定期用1210高效強力畜禽消毒滅菌劑進行雞舍消毒,保持育雛舍溫度,防止空氣、飼料及飲水污染,從而消除各種發病誘因。
⑵控制糞便污染
種蛋一旦被糞便污染就成為雞群間致病性大腸桿菌相互傳播的重要途徑,因此在種蛋產下后2小時內應進行熏蒸消毒,淘汰破損或明顯有糞跡污染的種蛋。
⑶預防性給藥
對出殼后3~5日齡的雛雞及4~6日齡的雞分別給予2個療程的抗菌素用藥,可收到較好的預防效果。
⑷注射菌苗
近年來國內外均使用滅活菌苗預防大腸桿菌病。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大腸桿菌多價氫氧化鋁苗和多價油佐滅活苗效果較好。由于大腸桿菌血清型較多,所以從當地或本場發病雞群中分離菌株,鑒定其血清型后再制苗則會收到更好的預防效果。種雞在開產前接種菌苗后,在整個產蛋周期內大腸桿菌病明顯減少,種蛋受精率、孵化率、健雛率有所提高,減少了雛雞階段的發病。為確保菌苗的預防效果,需進行兩次免疫,第一次為4周齡雞,第二次為18周齡雞。
⑸雞群發病后的藥物治療
大腸桿菌對多種抗菌素都敏感,如慶大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鏈毒素、氟哌酸等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是,近年來在防治本病的過程中發現,大腸桿菌對藥物極易產生抗藥性,如果雞場經常用上述幾種藥物防治本病,則會由于大腸桿菌對這些藥物產生耐藥性而降低治療效果,因此用藥物治療時,應在感染早期對分離出的大腸桿菌進行藥物敏感試驗,選用敏感藥物或選用本場過去少用的藥物全群給藥。如果是大腸桿菌和其它病原微生物的混合感染,則尚需選擇對另一病原體同時有效的藥物進行治療。早期投藥可控制早期感染的病雞,促使其痊愈,同時可防止新的病雞出現。大腸桿菌病發生的后期,病雞體內會形成氣囊炎、肝周炎、心包炎等病理變化,此時藥物治療效果不佳。
⑹中藥治療:
黃柏100克,黃連100克,大黃50克,加水1500毫升,微火煎至1000毫升,取藥液,藥渣如上法再煎一次,合并兩次煎成的藥液以1:10的比例稀釋于飲水中,供1000羽自由飲服,每天一劑,連用三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