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節省消毒藥
消毒是雞場的常規技術工作,是阻斷傳染源的重要環節。筆者在出診或走訪養雞戶時,發現有些養雞戶對消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如養雞戶之間共同購料、銷蛋、售雞、接種疫苗而串門頻繁,進出如逛菜園;空欄時徹底消毒、平時定期帶雞消毒等措施不落實;發病后往往不管消毒藥的作用范圍和效果,而只挑選價格較低的藥物。究其原因,(1)疑惑心理:消毒有無作用?作用有多大?因細菌、病毒是肉眼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養雞戶無法判定其效果和價值。(2)僥幸心理:筆者進入雞舍要求消毒時,很多養雞戶微笑拒絕。“某某家土房三間,沒看見過消毒,養幾千只雞,一樣沒事”。言外之意,消毒為故弄玄虛。確實,養幾百上千只雞僅為副業,天天外出種地后再消毒喂雞是否現實?鑒于此,筆者的要求缺乏說服力,養雞戶則抱著這種僥幸心理盼望成功。(3)節省心理:千方百計省錢,爭取最大的利潤,這是養雞戶想達到的最終目的。而節省消毒費用是一種選擇,因雞苗、飼料等開支是必不可少的。許多養雞戶的經濟基礎并不雄厚,思想觀念里有濃厚的小農意識,算小帳、顧眼前利益是明擺的事實,新型農民的普及尚需一定的時間。
2.免疫接種不合理
科學的免疫程序、質量好的產品,以及規范的操作是防疫成功的關鍵,然而養雞戶免疫接種不合理的現象卻較普遍。其表現為:聯苗替代單苗;隨意增加免疫劑量;不用專用稀釋液稀釋疫苗;疫苗類型選擇有誤、接種途徑不當;疫苗貯藏方法欠妥;免疫程序一成不變或任意改變;不注意免疫接種中的細節問題(如飲水免疫時應考慮增加飲水器數量,滴鼻、點眼時需測定所用滴管每毫升的滴數)等等。主要原因有三:(1)條件所限:很多養雞戶無冰箱、保溫桶等設備,在炎熱夏季購買疫苗時只好放幾支冰棒(冰塊)或浸泡在冷水中保存至天黑才使用。(2)認識偏差:有些養雞戶認為免疫程序過于復雜,為省心省事,喜歡選用多聯苗或者采用噴霧、飲水免疫的方法。(3)知識欠缺:正規廠家生產的疫苗都有很詳細的使用說明,但有些養雞戶看不懂標簽而導致出錯。
3.迷信特效藥
市售獸藥品種繁雜,五花八門。部分產品未標有效成分,片面夸大作用范圍,藥名非常吸引1人。筆者在門診時經常遇到點名要某某特效藥的養雞戶,當筆者詢問病情后建議改用成分確定、機理清楚、療效切實的藥物時,有時不被接受。經分析:(1)干養雞行業多年的養雞戶在看病購藥時按固定套路辦,顯得過于自信。(2)文化程度較低者常常道聽途說,依身邊信賴者的指導辦事,認為推薦獸藥是為了賺錢。(3)有一定知識的新手大多對用藥的規律性和靈活性缺乏認識,照書或廣告生搬硬套。
4.病急亂投藥
仔細觀察雞群,及早發現病情,盡快進行確診,制訂有效方案是減少疾病損失的關鍵。筆者在整理病例資料時發現:有些養雞戶在疾病潛伏期時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出現明顯癥狀后過早下結論并自作主張購藥治療,多種藥一齊上或者不停地換藥;疾病惡化難以控制時才上門求醫。此時,疾病復雜化而出現繼發感染,或產生耐藥性及雞群免疫力低,導致治療難度加大。通過對養雞戶交談中得知:(1)看雞難識早期病。(2)找獸醫麻煩又花錢。(3)多藥并用碰運氣,總有一種藥對癥。(4)希望藥到病即除,不行就換其他藥。
5.憑感覺給藥
按規定用量給藥是避免藥物過量導致中毒或因劑量不足造成無效的關鍵。但準確投藥要以了解給藥途徑(如對混飼、混飲、注射等概念的理解)和計量單位(如百分濃度、ppm濃度、重量、體積、國際單位等之間的換算)等知識為前提,還需配有量筒、天平等設備。據了解,養雞戶配備一定濃度的溶液時大多憑感覺給藥(配消毒藥時尤為突出)。此外,貴藥省著用,病重用極量等現象也多見。究其原因:(1)沒有稱量設備,只好憑經驗進行估計。(2)不知道計量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或錯誤理解計量單位的概念。(3)認為病重下猛藥才行,貴藥的療效肯定神奇。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