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微山縣西平鄉楊堂村楊某飼養的一批海賽克斯蛋雛雞,發生以肺炎為主的傳染病,經實驗室診斷確診為雞白痢沙門氏菌病,診治經過匯報如下:
1發病經過及臨床癥狀
2003年2月13日,楊某從微山縣某孵化場購進海賽克斯蛋雛雞3570只,5日齡前口服氟哌酸、多維素、糖水,生長良好,至6日齡后,個別雞發生呼吸困難癥狀,并逐漸增多,每天死亡61~89只,經用制霉菌素與復方羅紅霉素治療3d,未能控制發病死亡。
病雞病初精神呆滯,不愿走動,食欲減退,怕冷,“打堆”,呼吸增快,有的雞只發生喘鳴音,有的雞只僅見張口呼吸,少數病雞拉白痢,泄殖腔周圍羽毛被糞便污染,發病后3~5d死亡,死亡率幾乎100%。
2病理變化
2次共剖解病死雞47只,病變情況統計如下,單純肺部有病變的28只,占59.57%,肺組織充血,呈暗紅色,形成壞死結節,外觀黃白色或灰白色,米粒大至豆粒大,或融合成塊,切面干酪樣實變;肺臟與消化器官均有病變的有19只,占40.43%,除肺組織出現壞死灶外,還有肝瘀血、腫大、暗紅色,漿膜下見有灰白色點狀壞死灶;腸道呈卡他性炎癥,卵黃吸收不良,內容物如油脂狀,其他器官無明顯異常。
3 實驗室診斷
3.1涂片鏡檢取肺臟壞死組織少許,置于載玻片上,加10%氫氯化鉀溶液適量,壓碎拌勻,蓋上蓋玻片,置低倍顯微鏡下檢查,未見霉菌菌絲體。
另取肺、肝組織抹片,火焰固定,美蘭染色,油鏡下檢查,見有桿狀或兩端鈍圓的小桿菌。
3.2細菌分離取肺、肝組織劃線接種于普通營養瓊脂平皿和麥康凱瓊脂平皿,37℃培養24h,均生長出一致的革蘭氏陰性的無芽胞無莢膜中等大小的小桿菌,菌落為圓形,隆起,灰白色半透明,直徑1mm左右。
3.3增菌培養取普通瓊脂上培養基的菌落接種于普通肉湯培養基,37℃培養24h,肉湯均勻混濁。
3.4血清學試驗吸取菌液50μl,與等量雞白痢沙門氏菌多價血清型陽性血清(中國獸藥監察所提供)作平板凝集試驗,呈現顆粒凝集的陽性反應。
3.5糖發酵試驗葡萄糖+,甘露醇+,木糖+,乳糖-,麥芽糖-,衛茅醇-,蔗糖-,硫化氫-,靛基質-。
3.6藥敏試驗及治療在普通營養瓊脂培養基上采用常規紙片(上海昆龍科技公司生產)法進行藥敏試驗,用油標卡尺測量抑菌圈直徑,該菌對丁胺卡那霉素、復方新諾明抑菌圈為24.3mm和23.9mm,對氟苯尼考(按治療劑量自制紙片)蒽諾殺星、環丙沙星抑菌圈5.5~14.7mm之間,對氨芐青霉素、青霉素、紅霉素、鏈霉素抑菌圈為0~4.3mm,因此,禽主楊某使用5%丁胺卡那霉素飲水劑100g/200kg飲水及復方新諾明0.5g/kg拌料治療5d,用藥3d后基本控制住發病,5d停止死亡。
4小結
4.1經過細菌分離、血清學試驗、生化特性測定,證明該群雞所發生的以肺臟病變為主的傳染病是由雞白痢沙門氏菌引起。這種肺炎型雞白痢沙門菌病與消化器官炎型雞白痢沙門氏菌病相比并不常見。
4.2經對該病菌進行藥敏試驗,此菌對丁胺卡那霉素、復方新諾明敏感,用這兩種藥物治療3d,基本控制了病情。
4.3此菌引起的肺臟壞死性病變單憑肉眼難以與曲霉菌病區別,須進行實驗室診斷區分這兩種病。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